【建材網】隨著日前北京朝陽北路地塊的土地推高成交,包括北京在內的市場收官上漲一線城市的土地交易市場基本都進入了收官階段,一線城市土地收入超過5000億元的高燒預測已成事實。業內人士認為,預期這一現狀將推高未來一線城市房價預期。土地推高
據統計,市場收官上漲北京今年全年土地出讓金已達1819.57億元,高燒而基本都已收尾的預期上海、深圳、土地推高廣州,市場收官上漲截至12月24日,高燒全年土地出讓金也分別達2177.98億元、預期650.89億元和449.83億元,土地推高四大城市總收入已歷史性地達到5098.27億元,市場收官上漲業內預計較終全年或將超過5100億元,高燒是2012年的2.5倍。
一線城市土地市場歷來是全國市場的風向標,從今年一線城市土地市場的交易情況看,北上廣深四城市全年土地出讓總收入創歷史較高紀錄已成定局。不可否認,各地國土部門今年推地力度之大引得業內驚呼連連。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北上廣深四個城市中,廣州今年的土地出讓規劃建筑面積同比變化較大,規劃建筑面積同比漲幅達113%,而處于靠后位置的北京今年前10月土地出讓規劃面積也已達1593萬平方米,同比上漲47%。
而且,在去年壓縮拿地規模但手頭資金充裕的情況下,房企對于一線城市優質的土地資源非常渴望,就算地價一路飆升也絲毫擋不住他們的拿地熱情。“房企在一線城市對于土地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北京中原地產市場部研究總監張大偉坦言,北上廣深城市房價易漲難跌且集聚了過多的資源,房企對于一線城市樓市后市非常看好,造成了今年全年北上廣深頻繁出現大量實力房企激烈競爭同一塊土地的局面。
不過,張大偉等多位業內人士坦言,今年高價地熱潮出現在一線城市的同時也進一步分化了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土地市場。就連此前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在評價今年我國房地產市場時也坦言出現了“分化明顯”這一新現象,稱有少數城市市場萎縮,交易量下滑。據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中心此前公布的統計報告稱,前10月保利、富力、恒大等十大標桿房企購入土地的面積和分布顯示,標桿房企雖然明顯增加了今年購置土地的資金,但在三四線城市收地的比例出現了明顯萎縮,首次低于20%,占比僅15%。廣袤的三四線城市,大量相對低價的土地少人問津已經成為了業內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國土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近日發布了《2013中國土地政策藍皮書》,明確明年用地規模將實施總量控制和減量供應。鏈家地產市場部張旭坦言,地價上漲推動未來房價上漲的風險依然不容小視。“明年,自住型商品房將會進入批量上市階段,將會成為區域房價的穩定錨,對穩定市場預期,重定區域價值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與目前的需求規模相比,供應量依然處在較低水平,對房價的影響可能只限于區域層面。”張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