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酒泉10月25日電 題:從大山走向“天宮”,天宮唐勝杰將成中國空間站最年輕面孔
中新社記者 郭超凱 馬帥莎
金秋十月,山走勝杰胡楊金黃,向唐中國目光再次聚焦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將成
10月25日,中國站最身著藍色航天服的空間唐勝杰亮相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問天閣與媒體見面。這是年輕他首次以中國航天員的身份公開亮相。
明天,面孔唐勝杰將和湯洪波、天宮江新林一道,山走勝杰乘坐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造訪“天宮”。向唐不到34歲的將成他,即將成為目前執(zhí)行中國空間站任務最年輕的中國站最航天員。
10月25日,空間據(j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年輕經(jīng)空間站應用與發(fā)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執(zhí)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由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3名航天員組成,湯洪波擔任指令長。圖為航天員唐勝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供圖)
1989年12月,唐勝杰出生在距問天閣1000公里之外隴中黃土高原的一個貧困小村莊。他在家中排行老三,上面還有兩個姐姐。年幼的他,個頭還沒毛驢高時就已經(jīng)學會扶犁耕地。
剛上小學時,學校離家路途遙遠,唐勝杰需要在山路走上2個小時才能到學校。這條漫長的上學路,唐勝杰一走就是8年,粗略算來,相當于沿著赤道繞地球走了一半路途。只是那時候他還不知道,將來有一天他所乘坐的載人飛船僅用數(shù)十分鐘就能跑完這個距離。
“我非常感謝這條山路,不僅讓我鍛煉出強健的體魄,也激發(fā)出人骨子里的韌勁。它就是我人生起飛的跑道。”唐勝杰如是說。
從這條山路出發(fā),他一路“奔跑”,考進了市里最好中學的重點班,隨后又進入空軍航空大學深造。從空軍飛行學員到一名真正的空軍飛行員,近13年間,唐勝杰改裝過6種機型,飛行航跡遍布中國大江南北,安全飛行1000余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
唐勝杰的家鄉(xiāng)甘肅自古以來就有著“敦煌飛天”的美麗傳說,飛行也成為他一直以來的夢想和追求。2003年,楊利偉作為中國飛天第一人進入太空時,唐勝杰還是個初中生。那時,看著電視里航天英雄完成任務順利返回地球,他心中滿是自豪。
對唐勝杰來說,航天員這一職業(yè)曾經(jīng)遙不可及。但2018年底,命運向他拋來了橄欖枝。
“我想飛得更高更遠。”第三批航天員選拔開始后,唐勝杰毫不猶豫報了名。憑借優(yōu)異的綜合素質(zhì),他通過層層選拔,成為第三批航天員隊伍中的一員。
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后,唐勝杰見到了昔日在電視上看到的航天英雄群體?!霸谶@里,我和英雄們成了戰(zhàn)友,但在我心里,他們更是我奮斗的標桿和學習的榜樣?!?/p>
隨著載人航天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中國迎來了空間站時代。這在給航天員們提供更多執(zhí)行任務機會的同時,也對這批新入隊的年輕航天員們提出了挑戰(zhàn),上百門課程要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學完。
為了早日實現(xiàn)飛天夢,唐勝杰學習更加勤奮。同批隊友們曾開玩笑說:“哪個課桌上掉的頭發(fā)最多,哪個課桌肯定就是他坐過的?!?/p>
專業(yè)技能訓練是唐勝杰的強項,從小他的動手能力就很強。每遇到操作性課程,他總是異常興奮。以失重水槽訓練為例,該訓練要求航天員穿著厚重水下服進行模擬失重訓練五六個小時,非常耗力;訓練結(jié)束后,航天員的腿一般都會僵硬,手也酸得握不住筷子。但水下探索的過程卻讓唐勝杰感覺非常有趣,有時甚至忘記了身體的疲憊。
經(jīng)全面考評,2022年6月,唐勝杰成功入選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他終于獲得了通向太空的“入場券”。
面對即將開啟的“太空出差”,唐勝杰在問天閣與中外記者分享自己為此所做的準備:“我們對每一項應急處置預案都進行了反復訓練,已經(jīng)形成肌肉記憶,做到一有情況就能夠快速反應、沉著冷靜、精準處置?!?/p>
從大山走向“天宮”,唐勝杰感慨自己“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實現(xiàn)了從蔚藍到深藍的“增色”,完成了從“航空夢”到“航天夢”的跨越。
這個曾經(jīng)徒步走過萬里路的孩子,即將向著遙遠太空出發(f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