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外有招】
沒有總冠名照樣賺錢
以娛樂的名義賺錢一直是湖南衛視的“經營理念”,而國球大典的總冠成功出爐就是湖南衛視嘗試體育品牌營銷所邁出的重要一步。與上屆由某酒業公司冠名的軍賽A級國球大典比起來,這次的快樂國球大典有意回避了總冠名。不過據記者了解,并業升級為國際A級賽事的余著有點國球大典并不是有意回避商業味道,而是國際在招商過程中遇到了問題。
因為要選擇與國際A級賽事相符合的賽事國際企業作為總冠名商,所以大大增加了招商難度,最終本屆國球大典只好“赤膊上陣”。雖然沒有了總冠名商的資金后盾,但包括嘉年華在內的連續兩天12個小時的現場直播卻也讓湖南衛視賺個盆滿缽豐,因為每場比賽的間隙都會插播2—5分鐘的廣告。此外,除了按國際慣例在場內設置廣告牌外,湖南衛視還在現場直播中增加了短信環節。事實上,發短信侃球這一方式在各電視臺經常被使用,但在國球大典的總冠軍賽中,主持人頻頻號召球迷發送短信支持喜歡隊員的做法則有喧賓奪主的味道。
【一大敗筆】
屏幕設置干擾隊員打球
為了更好地體現電視轉播的效果,本屆國球大典的比賽場地從去年的賀龍體育館轉移到了五洲大劇院。由于此前這里剛剛舉辦了第六屆中國電視金鷹藝術節閉幕式,所以要把這里打造成A級賽事的球館還頗有難度。最終,呈現在選手和球迷面前的舞臺是一個三面環繞的扇形格局,乒乓球臺位于舞臺中央,而在舞臺的正對面和兩側還專門配上了巨大的屏幕。據說,這樣的舞美設計是充分考慮了國球大典有賽有秀的特色,因此有別于常規的體育賽事,體現了媒體辦賽事的不同,試圖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平心而論,如此獨具匠心的設計的確是取得了不錯的視角效果,也充分體現了這場“殿堂級”的賽事,但這樣的設計對運動員的發揮而言卻是一大敗筆。因為球員在打比賽時,只要一抬眼或是用余光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像在碩大的屏幕上顯現。對此,張怡寧在賽后就坦言這樣的設計讓她在比賽中有些分神。無獨有偶,新加坡選手李佳薇說起比賽時也是一語雙關:“賽場氣氛一看就跟一般比賽不一樣,這個比賽給我感覺是我在表演節目。”
【百密一疏】
場館漏風影響選手發揮
由于五洲大劇院并不是專業的乒乓球館,雖然場館改造和設計方案多次調整,最后由專家團多方論證才謹慎敲定,尤其是在處理室溫調節和防風處理等細節上均進行了周密的考慮,以確保選手發揮正常水平。不過,改裝的乒乓球館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漏風現象。昨天下午,在進行完男子1/4決賽后,爭奪四強入場券的柳承敏和薩姆索諾夫在賽后都提到了“風向”問題,柳承敏說:“這是一場扣人心弦的比賽,但是對我來說有一點困難。場館內有一點風,而且不斷有觀眾使用閃光燈,這對我集中精神有一定的影響。”薩姆索諾夫也認為,“風讓比賽變得很困難,因為它會讓球往你意想不到的方向飛,這樣我在場上不僅要考慮怎么把球打好,還得把風的因素考慮進去。”但兩人最后都表示,這樣的環境實際上對兩人的影響是一樣的,所以并不存在誰占了便宜的問題 。但薩姆索諾夫最后那句“如果能找到解決漏風問題的辦法比賽將變得更精彩”的善意提醒,讓人聽上去卻格外刺耳。
【感慨系之】
硬件“瘸腿”徒有A級之名
客觀來講,一個地方媒體能承辦如此高規格的體育賽事,本身就證明了湖南衛視的實力。這種實力不僅來自于湖南衛視的經濟支柱做后盾,更源于湖南衛視獨一無二的年輕制作團隊敢為人先的湘軍氣概。但是作為國際乒聯授權的第三項“世界”級別的賽事,并納入國際乒聯全年積分排名系統的總冠軍賽,僅有視覺沖擊力和吸引眼球的噱頭是不夠的,齊全的硬件配套設施和周到的后勤保障一樣不能被忽視。此外,像主辦方安排媒體賽后采訪也極不正規,由于沒有固定的采訪區,記者在采訪時場面很混亂,而且主辦方沒有給外國球員設置專門的翻譯,韓國運動員朱世赫就因為不懂英語而無法接受記者的采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