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十大痛點蘋果公司曾是細數科技界無可爭議的王者,如今卻在許多業務領域腹背受敵。蘋果
蘋果產品在中國的業務需求正在降溫,該公司的國市“搖錢樹”應用商店正受到歐洲監管機構的抨擊。它剛剛扼殺了一個汽車項目,場輝該項目曾被視為蘋果的十大痛點“下一款爆品”。
在此過程中,細數蘋果的蘋果市值也受到了沖擊。在去年達到創紀錄的業務3萬億美元之后,蘋果市值在最近幾周又蒸發了數千億美元。國市現在,場輝亦敵亦友的十大痛點微軟公司已經取代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細數科技公司。
蘋果到底遇到了哪些問題呢?以下是蘋果該公司面臨的十大挑戰:
美司法部的反壟斷訴訟
美國司法部對于蘋果的反壟斷訴訟已經醞釀了五年,現在距離正式起訴已經越來越近。美司法部反壟斷部門認為,蘋果對iPhone和iPad施加了軟件和硬件限制,使得對手更難參與競爭。知情人士說,這起訴訟預計將在3月底前提起。但是,最近的一項聯邦支出協議將限制反壟斷部門的可用資金,可能會影響美司法部提起訴訟的時機。今年2月,蘋果代表還與美司法部進行了最后一次會面,試圖說服該機構不要繼續提起訴訟。
歐盟新法規
歐盟的《數字市場法案》已在本周生效,它是蘋果封閉式“圍墻花園”面臨的一個新威脅。蘋果的生態鼓勵硬件用戶購買其他蘋果產品和服務,但是這種模式正在遭到數字市場法案》的限制。現在,蘋果用戶首次可以從App Store以外渠道下載應用,也就是“側載”。用戶還可以使用蘋果以外的替代支付系統,更容易地選擇新的默認瀏覽器,這兩項都是開發者和監管機構詬病已久的老問題。
圖|iPhone依舊是蘋果的賺錢機器
雖然蘋果不情不愿地開放了自家生態,但同時又增加了其他費用,這招致了開發者的批評。對蘋果來說,更大的危險是,這種每年創造數百億美元收入的商業模式可能會分崩離析。但是如果蘋果不遵守歐盟法規,那么它就可能被處罰。本周,歐盟對蘋果開出18億歐元(約合20億美元)的罰單,原因是它阻止Spotify等其他流媒體服務告知用戶除App Store之外的其他支付選擇。
AI落后
自從ChatGPT在2022年引爆生成式人工智能(AI)市場以來,科技巨頭們都在競相推出自己的生成式AI功能。但是,蘋果明確缺席了這輪熱潮。這讓外界擔心該公司在一個至關重要的新領域落后了。雖然蘋果向投資者保證,AI早已融入其軟件和服務中,但很明顯,蘋果需要引起更大的轟動,今年6月份的全球開發者大會是個好機會。在上個月的股東大會上,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誓言今年要在AI領域“開辟新局”。“我們相信,這將為我們的用戶釋放變革性機遇。”他當時表示。
中國市場遇冷
圖|大中華區收入占比走勢
幾個月來,蘋果一直在應對中國市場的銷售滑坡,但是收益甚微。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六周,iPhone在中國的銷量驚人地下降了24%。雖然整體手機市場的銷量也在下滑,但蘋果現在比其本土競爭對手下滑得更快。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vivo已成為中國領先的手機供應商。為了刺激需求,蘋果今年1月在其網上商店推出了罕見的優惠活動。中國本土經銷商也在下調iPhone的價格,最高達到180美元(約合1300元人民幣)。
蘋果汽車夭折
上周,當蘋果停止造車的消息首次傳出時,投資者歡呼雀躍。畢竟,這意味著該公司不再將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花在一個希望渺茫的項目上。不過,汽車項目的關閉最終讓蘋果失去了一款可以賺錢的重磅產品。盡管制造一輛電動汽車很困難,但是蘋果本可以把這款產品賣到10萬美元。雖然蘋果的利潤率可能會非常低,但它可以利用汽車提振收入。上一財年,蘋果的收入下降了3%,創下了自2016年以來的最大收入跌幅。放棄汽車也引發了人們的擔憂,那就是蘋果是在保守行事,而不是無畏地開拓新領域。
Vision Pro依舊是小眾產品
圖|Vision Pro
2024年,蘋果確實進入了一個新的產品類別,那就是混合現實市場,也就是蘋果所稱的“空間計算”。Vision Pro頭顯在2月2日上市,評測者和早期采用者都對它贊不絕口。但是,它的售價高達3500美元(約合2.5萬元人民幣),看不出有什么明顯用途。它太重了,不能長時間佩戴,許多軟件開發商都推遲了為它開發專用應用的計劃。蘋果現在的挑戰是讓Vision Pro變得更輕、更便宜,讓它更接近普通消費者可能購買的東西。但是,這一過程需要數年時間。
平板電腦失寵
在iPad迅速走紅十多年后,許多消費者已經不再喜歡平板電腦了。研究公司IDC的數據顯示,去年平板電腦的整體銷量降至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當然,這不僅是蘋果的問題,但蘋果是平板電腦的主要銷售商,其出貨量約占平板電腦總出貨量的40%。一些消費者已經轉用更大尺寸的手機,或者干脆重新使用筆記本電腦。蘋果也沒能提振平板電腦市場,在過去一年里沒有發布一款新iPad機型。自從2010年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發布iPad以來,蘋果新機型從未如此稀有過。
智能手表侵權案
由于與醫療設備制造商Masimo存在專利侵權糾紛,蘋果最近不得不罕見地停止銷售帶有血氧傳感器的手表。這些手表是蘋果可穿戴設備、家居和配件部門的核心產品,該部門去年為蘋果貢獻了逾10%的營收,接近400億美元。雖然蘋果能夠去除存在糾紛的功能,讓手表重新上市,但對于一家很少遭受這種情況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令人尷尬的法律挫折。血氧功能的喪失也可能阻礙蘋果在未來為這款手表添加功能,比如測量高血壓和睡眠呼吸暫停的功能。
人才流失
對于蘋果來說,高管的更替是常有的事,而且該公司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備用管理人員隊伍。但近幾個月來,蘋果失去了一些最杰出的領導者,尤其是在設計團隊中,包括在蘋果任職時間最長的高級工業設計師巴特·安德烈(Bart Andre),他也是蘋果專利的最大持有者之一。頂尖設計師科林·伯恩斯(Colin Burns)、肖塔·奧亞基(Shota Aoyagi)和彼得·拉塞爾-克拉克(Peter Russell-Clarke)也在去年年底離職。經過多年的高管離職后,這支曾經由傳奇人物喬尼·艾維(Jony Ive)領導的設計師團隊幾乎完全消失了,該團隊協助定義了蘋果美學。
難看的財報
在這樣的背景下,蘋果的下一季度財報對投資者來說將是一顆難以下咽的苦果。蘋果已經警告說,與去年同期相比,新一季財報的數據不會很好看。分析師預計,截至本月的第二財季(日歷年第一季度),蘋果營收將同比下降大約4%。這意味著,蘋果營收在過去六個季度中有五個季度出現下滑。
“在我們看來,蘋果股價正處于十字路口。”羅森布拉特證券分析師巴頓·克羅克特(Barton Crockett)本周在一份研報中表示。他指出,失敗的汽車項目和尚未成熟的Vision Pro使得蘋果的光彩黯然失色。
克羅克特表示,現在的問題是,蘋果是否能夠借助進軍生成式AI扳回一盤,“蘋果擁有重新讓人刮目相看的潛力”。
本文來源:鳳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