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多發于幼童,手足手足是口病口病一種常見的兒童疾病。這種病有著很高的該樣傳染性,多發生在5歲以下的防治兒童身上。那么手足口病的手足手足癥狀有哪些呢?又該如何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口病口病表現口痛、該樣厭食、防治低熱、手足手足手、口病口病足、該樣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防治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手足手足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口病口病肺水腫、該樣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個別重癥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癥治療。
手足口病的癥狀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
1.普通病例表現
急性起病,發熱、口痛、厭食、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或潰瘍,位于舌、頰黏膜及硬額等處為多,也可波及軟腭,牙齦、扁桃體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現斑丘疹,后轉為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手足部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數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消退后不留痕跡,無色素沉著。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多在一周內痊愈,預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現不典型,如單一部位或僅表現為斑丘疹。
2.重癥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于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干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遺癥。
(1)神經系統表現并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時表現: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譫妄甚至昏迷;肢體抖動,肌陣攣、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痹;驚厥。查體可見腦膜刺激征,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巴氏征陽性。合并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以2歲以內患兒多見。
(2)呼吸系統表現并發肺水腫表現:呼吸淺促、呼吸困難或節律改變,口唇發紺,咳嗽,咳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樣痰液;肺部可聞及濕啰音或痰鳴音。
(3)循環系統表現并發心肌炎表現:面色蒼灰、皮膚花紋、四肢發涼,指(趾)發紺;出冷汗;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心率增快或減慢,脈搏淺速或減弱甚至消失;血壓升高或下降。
手足口病的治療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特別4歲以下的寶寶容易得這種病。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易感的。那么手足口病的治療是怎樣的呢?
手足口病中醫治療方法
1、雙花防毒飲方劑:金銀花10g,野菊花10g,蚤休15g,茯苓10g,甘草3g。制法:上藥加水300ml,浸泡30分鐘,以武火(大火)煎煮沸騰,改用文火(小火)煎煮15分鐘,煎成藥液150ml。每日1劑,藥液分2~3次服,連續服用7~10天。3歲以下嬰幼兒可減量服用。
2、對急性期出現低熱或無發熱,流涕咳嗽,咽紅疼痛,或納差惡心,可用“銀翹散”方劑;
每到中年,都會出現一種特殊的時期,我們稱之為更年期。無論男女,都會有這樣的情況。而女性朋友們的更年期則較為明顯,那么更年期有哪些癥狀呢?又該如何緩解更年期癥狀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到大家介紹一下吧。
1.脾腎兩虛型
頭暈,腰痛,肢寒,浮腫,尿頻或失禁,口淡,便溏,納少,乏力,舌淡苔白,脈沈細或沈遲。山藥20、菟絲子15、仙靈脾15、仙茅5、川斷12、覆盆子15、熟地10、白朮10、茯苓15、黨參10、炙甘草6。
2.陰虛肝旺型
頭暈頭痛,眼乾澀,心煩急躁,多夢少寐,口乾,手足發熱,耳鳴,心悸,烘熱汗出,舌紅,少苔或苔薄而乾,脈細數或弦細數,部分人還可能血壓升高。女貞子15、生地10、山萸肉10、覆盆子15、當歸10、白芍10、菊花10、桑葉10、枸杞子15、黃芩10、百合15、合歡花10。
3.加減
出血較多或淋漓不斷者加黃耆、棕櫚炭、阿膠、椿皮、煆牡蠣;血壓高者加牛膝、鉤藤;汗多者加生牡蠣、浮小麥;失眠重者加夜交藤、生龍齒。以上方劑可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分服。經臨床觀察,以上中藥治療更年期綜合癥,能明顯緩解更年期癥狀,對治療和預防絕經后骨質疏鬆也有一定作用。
為何女性更年期后易得大病
“全世界范圍內,婦女的自然絕經年齡在45—55歲,平均為50歲左右,也就是說,大部分女性的更年期,會出現在50歲左右這個年齡段。”黃堅醫生說。
而如今,隨著女性的平均壽命延長,女性1/3的生命周期將在絕經后度過。所以,更年期是每一位女性人生中的必經階段,每一位女性都應該坦然面對更年期,把絕經當作新生命階段的開始,積極地去面對,才能降低將來多種老年病的發病率,為提高晚年生活質量打好基礎。
因為絕經后婦女雌激素的缺乏,會導致一些遠期并發癥,特別是骨質疏松癥和心血管疾病。“圍絕經期婦女約25%患有骨質疏松,50歲以后女性發生髖關節、脊椎、四肢關節等部位的骨折比例接近40%,特別是脊椎和髖關節的骨折常會導致癱瘓,引發殘疾。”黃醫生說,還有心血管疾病,從全球來說,是婦女死亡的首位原因。
3/4絕經婦女會有潮熱出汗的痛苦經歷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月經紊亂是“圍絕經期”女性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在市一醫院的圍絕經期門診中,也是婦女們最常見的就診原因之一。而這次講座后的互動問答中,有不少年齡未到40歲的女性,都說自己有月經紊亂的現象,很擔心是不是更年期提前到來的征兆。
3、高熱持續,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皰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敗毒飲”方劑;對出現高熱不退,頻咳氣急等并發癥,可用“己椒藶黃丸合參附湯”方劑。
4、治療口疼牙齦腫:可用板藍根10克,黃芩、白蘚皮各6克,雙花3克,竹葉、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5、在疾病康復期,對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參麥冬湯方劑里,加生地黃、蘆根養陰生津,清熱潤咽。
中成藥治療方法
1、玉屏風口服液合板藍根沖劑,連續服用7~10天。
2、治療口咽部皰疹,可用西瓜霜、冰硼散、錫類散,任選1種,涂搽口腔患處,1日3次;吹敷口腔患處,或口腔炎噴劑噴患處,每日2次。口腔炎噴霧劑對扁桃體炎效果最為明顯;對小兒口腔炎有特效;具有一定的祛痰止咳效果;霧化劑型易吸收。
3、手足皰疹嚴重者,可用如意金黃散、青黛散,任選1種,麻油調,敷于皰疹患處,1日3次。
手足口病的預防
1.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5.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患兒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6.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7.托幼單位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采取及時送診、居家休息的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8.患兒增多時,要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根據疫情控制需要當地教育和衛生部門可決定采取托幼機構或小學放假措施。
結語:通過上面的介紹,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手足口病的發生的癥狀有哪些了吧。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的誕生,由此手足口病的預防則顯得至關重要,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