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針對全氧燃燒生產線生產的全氧玻璃深加工后容易出現鋼化彩虹的問題,對比空氣助燃玻璃熔窯生產玻璃和全氧燃燒玻璃熔窯生產玻璃下表面滲錫量的燃燒變化和下表面滲錫隨高層度分布的變化情況,分析全氧燃燒生產線玻璃下表面滲錫的浮法分析特征,為工業生產提供理論依據。玻璃
利用X射線熒光分析儀(XRF)、下表錫電子探針顯微鏡(EPMA)測試全氧燃燒浮法玻璃及普通浮法玻璃下表面的面滲滲錫量和滲錫高層度分布。把XRF測定出的特征錫計數與分光光度法測得的滲錫量數值進行曲線擬合得到滲錫量。從兩條生產線上選取5組同一厚度、經驗交流相同生產參數的全氧玻璃樣品,用X射線熒光分析儀測試樣品下表面滲錫量,燃燒結果見表1。浮法分析
表1普通浮法和全氧燃燒浮法同一厚度玻璃下表面滲錫量
結果表明,玻璃同一厚度的下表錫玻璃,全氧燃燒工藝生產的面滲下表面滲錫量大于普通浮法玻璃下表面滲錫量,且隨著玻璃厚度的特征增加,二者差值加大。
選取同樣的兩條浮法線的玻璃樣品,厚度同為2.0 mm,用電子探針分析儀測出玻璃下表面滲錫隨高層度分布情況,結果如圖1所示。
圖1錫槽加鐵后普通浮法和全氧燃燒浮法玻璃下表面滲錫隨高層度分布
由圖1可知,兩種浮法玻璃下表面滲錫隨高層度分布的特征基本是一樣的,但是全氧燃燒浮法玻璃下表面滲錫量高于普通浮法玻璃,滲錫高層度也大于普通浮法玻璃,這與上述X射線熒光分析出的結果是一致的。
經過實驗得出:(1)全氧燃燒浮法玻璃下表面滲錫量高于普通浮法玻璃,且玻璃越厚滲錫量高出的越多;全氧燃燒浮法玻璃的滲錫高層度也大于普通浮法玻璃。(2)全氧燃燒浮法玻璃下表面滲錫量和滲錫高層度高的原因,主要是全氧燃燒浮法玻璃中含水量高,因此運用全氧燃燒熔化技術時,必須更加注意錫槽的污染問題,盡量減少錫的氧化,才能更有效地控制玻璃的滲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