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6月7日,數造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工業提出到2020年底我國將實現“初步建成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的互聯發展目標。
在四川,網川今年以來有關工業互聯網布局、新機推介的數造動作也越來越密集。成立省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工業發布四川工業互聯網平臺首批實踐案例……本月中旬,互聯四川還將聯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等舉辦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網川成立工業云制造(四川)創新中心和工業云制造創新聯盟等。新機
新一輪工業互聯網革命在孕育
“工業互聯網是數造全球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重要支撐。”中國工程院院士、工業四川省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孫家廣表示,互聯近年來,網川工業互聯網的新機發展受到了多國政策的大力支持,新一輪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工業互聯網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有預測分析表示,2020年全球工業互聯網領域投資規模將超過5000億美元,潛力巨大。在他看來,“建設并利用好工業互聯網,將是一道時代必答題。”
工業互聯網是什么?他表示,和大家已經習慣使用的消費互聯網一樣,工業互聯網的本質還是一張網,核心技術還是“連接”。不同的是,工業互聯網是將世界上各種機器、設備、設施等,與先進的傳感器、控制和軟件應用程序相連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它是全球工業與互聯網的高度融合,是智能制造時代的基礎設施。
“數據+模型=服務,就是工業互聯網的一個本質。”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安筱鵬認為,與消費互聯網不同,工業互聯網融合了物質、財富和再創造的關鍵問題。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術融入車間、工廠,除了提高效率,還將徹底改變工業發展方式。
而要實現這一轉變,需要解決三個層面的互聯:一是企業內部的互聯,二是供需鏈之間的互聯,三是產業集群的生態互聯。
初嘗甜頭,但道阻且長
在四川,一些企業內部和垂直行業間的互聯互通已進行探索,不少企業初嘗甜頭。
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數據量太大,安全風險管理迫使企業不得不進行數字化建設,借助信息化手段來提高科學預判分析。其信息管理部主任劉曉天介紹,盡管前期投入巨大,但建成后,信息化手段卻極大降低了制造成本,提升了效率。
促進客戶需求信息傳遞到制造現場更便捷高效,也是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的現實需求之一。“過去一個大型裝備的客戶需求有變化,要經過市場、工藝、制造等多個部門層層傳遞,耗時長。如今,通過智能化系統,用戶需求幾乎可以同步傳遞到制造現場。”該企業信息中心主任張啟徳說。
“一切才剛剛起步。”對于四川工業互聯網發展現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坦言,挑戰不小。
可行性,是第一道難題。“能否真正解決企業轉型需要,做起來卻并不容易。”目前,各類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如火如荼,但究竟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臺,并以何種方式推進,讓不少企業感到“迷茫”。此外,投入高,收益不確定,也讓不少企業舉棋不定。
“這需要一個過程。”安筱鵬說,目前國內工業互聯網平臺處于起步階段,只有當企業的產業集成跨越臨界點之后,企業的信息化收益才會呈現指數級增長。“要從信息化對產業鏈的集成、新型產業生態的形成方面來把握投入與產出的規律,才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工業互聯網價值。”
責任編輯: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