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國震撼2019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漢諾連續三年參展漢諾威的威洞中國企業海爾,圍繞“星際生態 增值分享”的察海主題,為全球觀眾帶來了5G、讓全大規模定制、球感燈塔工廠等在內的中國震撼工業盛宴。德國工業4.0之父孔翰寧、漢諾WEF未來制造牽頭人Francisco Betti等來自全球的威洞多位名人到海爾展區“打卡”,認為海爾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刷新了全球工業界的察海“中國名片”。
COSMOPlat傳遞了什么價值觀:以用戶為中心,讓全讓技術創新服務于美好生活
當前,球感世界工業正處于轉型的中國震撼路口,各國都在探索最合適的漢諾轉型升級道路。“道路千萬條,威洞用戶第一條”,海爾在“人單合一”模式下,基于30多年的制造經驗,探索出了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大規模定制道路,并實現全球落地。海爾“人單合一”模式指導企業組織進行去科層、去中心化的管理變革,用戶“變身”終身用戶,員工“變身”創客,為海爾以用戶為中心的大規模定制落地提供了合適的組織土壤。
與傳統線性的大規模制造相比,海爾大規模定制實現了用戶的全流程參與可視。產品生產所需的交互、研發、營銷、采購、生產、物流、服務等七大環節,全面開放接入用戶,用戶可以在任何一個環節參與進來并提出自己的需求,還能通過用戶端入口查看到產品的相關信息。這樣一來,就能確保生產出的產品是用戶想要的,產品實現從為庫存生產到為用戶創造,不但解決了企業庫存問題,還平衡了大規模和個性化的矛盾。如今,海爾大規模定制不僅是定制產品,還可以在不同的場景下為用戶提供體驗的個性化定制。
目前,海爾以用戶為中心的大規模定制模式已經在自身驗證有效,在全球落地了11家互聯工廠,實現不入庫率達71%。在此基礎上,海爾將集“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于一體的大規模定制模式,封裝成數字化解決方案,實現制造能力和工業知識的模塊化、平臺化,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定制化、智能化解決方案。從市場來看,海爾COSMOPlat孕育出建陶、房車等15類行業生態子平臺,在20個國家復制推廣,有力證實了該模式的全球普適性。
德國工程院院士、弗勞恩霍夫光伏研究院院長Eicke E.Weber十分看好海爾COSMOPlat用戶定制的理念:“這一平臺能夠生產出滿足用戶個性化定制需求的高性價比產品無疑是行業眼下最前沿的理念。與此同時,在海爾展臺看到的數十個行業解決方案,從農業到工業再到建陶,應用范圍非常廣、具有很強的創新性,也展現了海爾、展現了中國可以帶給德國、乃至整個世界什么樣的驚喜。”
COSMOPlat展示了什么:生態落地成果讓平臺從世界級創意升級為全球化賦能
漢諾威展現場各種黑科技云集,代表了全球工業的最前沿進展。其中,5G是今年漢諾威展上全球工業的新趨勢之一,也是各國工業巨頭布局的焦點。不同于多數企業展出某個5G應用模塊解決方案,海爾COSMOPlat帶來了全球首個智能+5G大規模定制驗證平臺,并帶來 28個應用場景及179項解決方案,為5G技術的工業互聯網應用提供了一個全場景的測試平臺。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所謂“智能+”是指該驗證平臺通過人工智能在交互、研發、采購等七大環節的全流程應用,不斷滿足并提升用戶體驗。以交互環節為例,該智能+5G大規模定制驗證平臺實現了從用戶產品需求預測到用戶場景預測,產品口碑提升20%。
與此同時,通過全場景5G技術在工業場景下的應用,海爾COSMOPlat得以聚焦并解決產業痛點,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進而滿足用戶體驗的不斷迭代升級。具體來說,COSMOPlat中5G技術的全場景應用可以帶來包括效率提升、質量優化、成本控制、交付迅速、生產安全、士氣提振在內的六大利好。
以成本控制為例,利用5G技術大并發、低時延的特點,工藝參數可以進行海量采集,并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工藝參數的自適應控制,進而實現材料成本降低3%。有觀眾在體驗了COSMOPlat智能+5G大規模定制驗證平臺后表示:“在海爾展區我真切感受到,5G將助力全球工業釋放出全部潛力。”
除了全球首個智能+5G大規模定制驗證平臺秀技術實力外,海爾COSMOPlat還在現場發布了建陶、農業、房車、模具、機械等生態落地成果。
以建陶生態子平臺為例,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現場,統一陶瓷董事長袁國梁主動到場并當起了COSMOPlat建陶賦能的“解說員”。據他介紹,建陶子平臺——海享陶旨在解決建陶行業不聯用戶、沒有服務、大規模制造庫存的行業痛點。 “連接用戶、平臺權威和增值分享的機制讓我們選擇COSMOPlat,上平臺不到一個月時間,我們就得到了真金白銀的實惠,通過COSMOPlat平臺賦能后,我們的產品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拿到了一千萬的采購訂單,而且比我們自己賣得貴,當月利潤就增長了50%。下一步我們準備借助COSMOPlat這個平臺,打造建陶行業的燈塔工廠。”袁國梁表示。
在農業生態子平臺展區,海爾COSMOPlat展示了工業互聯網平臺如何應用于農業領域,這改變了大眾認為工業互聯網只應用工業的看法。據介紹,山東金鄉是著名的大蒜產地,每年都有鮮蒜和大蒜制成品出口歐盟國家,但傳統農戶經營往往靠天吃飯,在供需信息、庫存管理、品牌價值以及產品深加工方面都存在不足,加上歐洲客戶對種植環境、產品質量也有更高要求,當地蒜農常常增產不增收。COSMOPlat將上述所有環節整合至農業生態平臺內,歐洲用戶從下訂單開始,可以全程跟蹤產品的生長、倉儲、深加工和物流運輸,農戶也可以提升種植管理水平,直接對接買家,合理配置庫存,降低交易成本。目前海爾在山東金鄉打造了1000畝大蒜示范基地,以大規模定制模式,為用戶定制健康解決方案,蒜農已實現每畝增收 520元。
德國工業4.0之父孔翰寧在參觀了海爾COSMOPlat賦能成果展區后表示:“我很高興看到用戶可以通過海爾COSMOPlat平臺享受到更多便利,與此同時,每個環節用戶都可以直接參與也意味著企業能夠進行實時的服務更新和優化,這比原來更加高效,而且可以短期內惠及更大規模的用戶群。”
COSMOPlat現場有什么亮點:全球企業上平臺首選、全球燈塔工廠一呼百應
漢諾威展期間,除了全球首個智能+5G大規模定制驗證平臺和生態落地成果這些靜態的展出內容外,海爾COSMOPlat還給全球工業創造了2個動態的“驚喜”。
一是海爾COSMOPlat成為全球企業上平臺首選。在建陶、農業、房車、模具、機械等生態成果發布后,成功吸引了德國百年企業Diehl及高科技聚合物材料供應商Covestro、來自日本的馬達電機制造商Nidec等全球6家企業現場與COSMOPlat簽約,到COSMOPlat平臺上來進行物聯網轉型。德國工程院院士、弗勞恩霍夫光伏研究院院長Eicke E.Weber由衷感嘆:“德國的大部分中小企業沒有辦法完全進行自主創新。因此提供類似COSMOPlat這樣的平臺就非常必要,可以讓他們一同參與到工業4.0的進程中。”
二是海爾COSMOPlat召集6家“燈塔工廠”發布倡議。借助漢諾威展這個全球工業盛會,海爾作為中國唯一一家入選全球首批燈塔工廠的企業,主動發出“召集令”,吸引了博世、菲尼克斯、Rold、Sandvik、Tata Steel等共6家燈塔工廠的代表首次聚首漢諾威,共商燈塔之光點亮全球的計劃。菲尼克斯工業4.0高級項目經理Anja Moldehn對此次論壇給出高度評價:“這樣的論壇很有意義,為各家‘燈塔工廠’起一個交流的平臺,也給我們未來與海爾的合作指明了方向,希望論壇能夠一直延續下去。”現場,6家燈塔工廠發出三點倡議:一是明確自身使命,積極承擔“燈塔”責任;二是深化互惠合作,加速轉型經驗流動;三是共建開放生態,實現共創共贏共享。
此外,還有N個技術解決方案支撐平臺核心能力建設。現場,COSMOPlat從網絡、平臺、安全三方面彰顯出平臺能力。在網絡建設方面,海爾COMSOPlat搭建起了工業無線應用場景;在平臺建設方面,海爾COMSOPlat展示了母平臺能力、邊緣子平臺以及智能制造子平臺三大能力;在安全方面,海爾COMSOPlat帶來了自主開發的工業互聯網安全監測與防護產品海安盾。值得注意的是,海爾COSMOPlat還積極強化與生態資源的協同創新,分別與凱姆尼茨大學、埃斯頓機器人、中軟、道云等生態合作方共同搭建技術平臺,展示多項工業技術解決方案。而各方力量加入到COSMOPlat生態中來,將共同為全球工業轉型升級貢獻智慧和力量。
責任編輯:邱江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