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國上海醫藥[3.94% 資金 研報]如期提交了一份雙位數增長的藥店藥年業績業務成績單,2014年上海醫藥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12%。-上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7.06%,海醫實現每股收益0.9636元。穩增同日,電商由上海醫藥董事長樓定波領銜的將成今年管理團隊,就公司業務進展、看點戰略和運營召開電話會議。中國其中,藥店藥年業績業務圍繞處方藥020平臺開展的-上電商業務成為機構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上海醫藥(SH:601607)自選股最新價:22.70 0.86 3.94%行情走勢大單追蹤資金流向最新研報公司新聞最新公告個股股吧優股預測龍虎榜上海醫藥 (HK:02607)最新價:18.88 0.1 0.53%行情走勢公司新聞大行評級
上海醫藥年報顯示,海醫報告期內,穩增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3.99 億元,電商同比增長 18.12%,將成今年其中分銷營業收入820.00 億元,同比增長20.57%,銷售增長主要源于對原有客戶的銷售量增加及新增客戶。工業實現營業收入111.03 億元,同比增長3.69%,銷售增長主要源于公司對現有產品市場的進一步拓展。
需要注意的是 ,報告期內,新業務如高端藥品直送業務(DTP)、疫苗和高值耗材繼續快速拓展,實現銷售收入61.49 億元,同比增長39.75%。
報告還提及了公司在電商業務方面的拓展情況。報告稱,為順應國家醫療衛生改革以及互聯網技術發展的趨勢,積極探索全新的醫藥商業模式,本公司于2015年3月決定與下屬上海醫藥眾協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季軍共同投資設立上海醫藥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并占其70%股份。新設公司將著力打造線上平臺和線下網絡,定位為為患者提供處方藥O2O 銷售、健康管理的服務及貿易型電商。
而在今日電話會議上,上海醫藥未來在電商業務的發展引發機構投資者廣泛關注。上海醫藥戰略運營部劉大偉表示,上藥醫藥電商項目設計了短、中、長期的業務發展目標。短期以腫瘤等高值自費藥市場為主,公司控股子公司眾協醫藥的專業藥房承接的自費藥市場容量和銷售規模非常可觀,即使政策不放開,上藥也會對現有的DTP業務進行大規模的開放和升級,也不會喪失戰略先機;隨著政策的放開,中期將以特病慢病的處方藥市場為主;長期則會承接整個處方藥市場。
在上藥電商業務的探索中,“目前優先考慮戰略合作伙伴,共同看好醫藥電商市場,并且能夠在資源上進行優勢互補。其次不排除會考慮在與服務型電商開展業務合作,讓患者的體驗流程更完善。”劉大偉表示。
在目前醫藥電商盈利模式不明朗的背景下,劉大偉認為,在初步市場探索期,最重要的是培育市場增加用戶粘性,前期很難快速盈利。而上藥將走貿易型電商模式,前期不會像服務型電商大比例燒錢,而是在DTP為主的業務主導下不會大規模虧損。接下來,上海醫藥基于電商業務的資源整合無疑將成為公司最大的看點。
在上海醫藥看來,2014年是上海醫藥實施2013-2015 三年發展規劃的關鍵年,報告期內,公司根據“三三三”戰略的總體部署,大力推進“加快業務發展,保持規模優勢;確立管控模式,提升管控能力;加強資源整合,打造集團核心競爭力”三大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成果并完成全年預算目標。
展望2015年的經營計劃,上海醫藥董事長樓定波表示:“將倒逼變革力破千億。”樓定波稱,上海醫藥正沿著“三年基礎發展、六年登高發展、九年騰飛發展”的“三三三”發展規劃既定戰略有序推進。比如,未來將在醫藥服務方面加快并購和物流建設,完善網絡布局,通過供應鏈服務模式創新,提升客戶服務水平。
另值得一提的是,在未來作重大投資或購入資本資產的計劃方面,上海醫藥透露,2015年將堅持工商并舉的并購策略,醫藥服務網絡布局方面完善現有核心區域布局,適時戰略性進入東北、西北等地區,醫藥制造方面主要為優化聚焦治療領域的產品結構、實施生產梯度轉移、控制重要原料、擇機進入生物技術制藥和大健康領域等,所需資金來源為公司的結存自有資金及部分債務融資,包括銀行貸款、債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