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來看,北穩南弱廠家醞釀一輪全國性玻璃漲價潮,玻璃實現了階段性漲價去庫存。短期但淡季逐步臨近,延續后期還有數條生產線點火預期存在,區域且玻璃庫存仍處高位,分化中期壓力不減。走勢資訊從區域來看,行業華東和華北地區企穩為主,北穩南弱玻璃價格暫穩,玻璃廠家多以消耗庫存為主,短期市場交投情況正常;華中地區廠家零星調價,延續部分廠家上調玻璃價格10-20元/噸左右提振市場,區域貿易商剛需拿貨,分化市場成交情況有限;華南地區面臨雨季延續弱勢格局,走勢資訊臨近雨季不利于玻璃切片儲存和運輸,部分高庫存廠家降價增加出庫緩解庫存壓力。短期玻璃市場延續區域分化走勢,在季節性因素影響下,年初至今疲軟的需求短期快速回暖難度非常大,庫存降至合理水平尚需時日,且短期價格超跌反彈能否真實提振市場信心尚需終端需求配合,價格恐將延續區間震蕩整理。
沙河玻璃市場出庫尚可!
沙河玻璃市場出庫尚可。生產企業多以增加出庫和回籠資金為主,市場產銷情況一般,終端訂單不增反降,加工廠家多謹慎提貨。前期定調的每周一漲執行不及預期,落地較難,市場信心一般。安全雖發出12日調漲的通知,但今日看市場效果一般,再者其他小企業的定價比較靈活,大企業高庫存依舊是價格阻礙。國內方面,華南市場再次出現整體價格回落的局面,而北方地區價格則表現相對穩定,廠家出庫尚可。
國內玻璃生產線及產能總結!
行業目前大約362條浮法玻璃生產線,大部分是在2011年左右大規模開始擴建的,按照7-8年的生產周期來看,生產線已經進入集中面臨冷修停窯的階段。但是在2017年下半年以來的高利潤發生反應下,廠商一直維持高開機率,推遲檢修期,目前行業產能利用率約為72%,每月5000萬重箱的產量,使廠商的庫存累積到五月中旬的3432萬重箱,在各地廠商聯合提價后,庫存開始逐步回落,但是仍處于近年來高位。另一方面,復產的生產線也是供給端要面臨的新的壓力,六月預計會有4條生產線復產,回復產能約1900萬重箱。雖然供給端面臨很大的壓力,但廠家的產銷率一直保持在95%的高位,這也是為什么現貨價格一直堅挺的原因。供給側改變以來,市場供需處于一個微妙的平衡,在加上目前國家在環保政策上的不斷出臺新標準,且加大執行力度。例如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和排污標準,這些制約條件也在調節部分不符合生產標準的產能,維持供需的平衡點。所以,即使供給端壓力巨大,產企依舊可以保證走貨量,在高庫存下挺價堅持。但高庫存的風險仍在存在,尤其是在目前雨季,不利于玻璃的保存,對廠家庫存調節的能力有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