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歌曲中最具有挑戰性的西游莫屬《天竺少女》了。如何表現印度音樂在中國的記玉神話劇中,是兔精必須要解決的難題。八十年代,插曲印度有許多的西游歌曲流行于中國,因此有許多的記玉素材可以借用。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它獨一無二的兔精音樂風格,而且一聽便知道是屬于哪個國家甚至哪個民族的,因此要抓住它們的“非凡性”而不是“普遍性”,來夸大它們的“非凡性”,就像畫畫像一樣,盡量夸大他的特征,就會更像那個人。
印度音樂不像中國民歌小調盡可能回避偏音“發”、“西”,而很多地強調這兩個音。《天竺少女》中“發”這個音被不厭其煩地強調,還有“西”;另外就是地方特色的口頭語,讓人一聽就能夠聯想到那個民族那個國家,《天竺少女》中“沙里瓦”重復出現,很具有印度味兒。另外,李玲玉老師的唱腔模擬地很像印度女聲,印度人唱歌都是聲音粗粗啞啞但是有甜甜酣酣的感覺,李玲玉老師的音色為歌曲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