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月21日電 (張澍楠)2021年各省份居民收入榜出爐。細覽中新經緯注意到,省份收入上海數增上海成“最有錢”城市,人均北京緊隨其后。再奪增速方面,魁地湖北、兩位云南、細覽西藏、省份收入上海數增貴州均兩位數增長。人均
上海再奪魁
數據顯示,再奪與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相比,魁地上海、兩位北京、細覽浙江、省份收入上海數增江蘇、人均天津、廣東、福建、山東這8省份超全國水平。

31省份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列前三位的依舊是上海、北京和浙江。
上海、北京進入“7萬元俱樂部”,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78027元、75002元。“5萬元俱樂部”中僅浙江這一“獨苗”,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7541元。
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萬元的省份有4個,2020年同期為3省份。福建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萬元,達到40659元。
此外,甘肅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低,為22066元。
14地名義增速超全國
從增速上看,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義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后,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快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國家統計局介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報告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
中新經緯計算,名義增速方面,2021年,浙江、江蘇、廣東、福建、重慶、安徽、湖北等14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全國,西藏以14.74%的增速居第一。
除西藏外,以兩位數增長的省份還包括湖北、云南、貴州,分別同比名義增長10.57%、10.18%、10.10%。
遼寧、吉林、青海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7%,分別為7.25%、7.84%、7.83%。
工資收入穩定增長

資料圖 中新經緯 熊家麗 攝
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
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司司長方曉丹表示,工資性收入繼續穩定增長。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9629元,比上年增長9.6%,兩年平均增長6.9%。
數據顯示,工資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大頭。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5.9%。占比重第二高的為人均轉移凈收入,占18.6%。人均經營凈收入、人均財產凈收入分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16.8%、8.8%。
分省份看,如:北京2021年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45675元,人均經營凈收入940元,人均財產凈收入12460元,人均轉移凈收入15927元。
再如:2021年廣東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30777元,同比增長10.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68.4%,是拉動居民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
與工資息息相關的是就業,2021年,隨著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就業優先政策實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低于預期目標,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數據顯示,2021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5.1%,低于5.5%左右的宏觀調控目標。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指出,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居民就業增收受到制約,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不同群體之間收入分配差距,雖然去年有所縮小,但總體差距還是存在。
寧吉喆明確,下一階段,要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就業優先政策和促進增收措施,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編輯:劉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