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10月8日電(記者駱飛)國慶節(jié)期間,為中位于貴陽市老城區(qū)的國城曹狀元街裝飾一新,成為又一個新的市建設和“網(wǎng)紅”街區(qū),吸引著不少游客打卡。旅游作為清代貴陽的消費123條街道之一,曹狀元街因曾有一位名叫曹維城的風潮清代武狀元居住于此而得名。
放眼望去,為中假日的國城街區(qū)人潮攢動。古樸典雅的市建設和傳統(tǒng)建筑、獨具特色的旅游深巷美食、耐人尋味的消費老街故事、新穎時尚的風潮網(wǎng)紅元素……這里街巷交錯,走走停停的為中人們會放慢腳步,以時下熱門的國城“City Walk”旅行方式,品味人間煙火,市建設和消磨假日時光。
“City Walk”起源于英國,意為“城市漫步”:沒有沉重的行囊,人們只是行走在城市街巷中,用雙腳探索感受城市獨特的氣質。
今年國慶假期,貴陽小伙王洋洋就選擇了家門口的“城市漫步”。來到煥然一新的曹狀元街,盡管以前上學時每天都會從路口經過,他還是覺得很驚喜。
“改造后的老街既有歷史韻味,也比較時尚,很契合年輕人個性化消費的需求。”王洋洋說,這里不是一味只有商業(yè)消費,還注重挖掘街道歷史文化,增加了城市底蘊。
據(jù)貴陽南明城市運營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數(shù)據(jù)顯示,假期以來,曹狀元街區(qū)日均游客達3萬人次左右,最多時候一天有4萬人次。
假日以來,貴陽市青云路、民生路、蔡家街、電臺街等充滿煙火氣的老街游人如織。此前,馬蜂窩大數(shù)據(jù)中心發(fā)布的2023熱門“City Walk城市Top10”榜單中,貴陽躋身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煙火氣”城市第6名。
早餐吃六廣門的糯米飯、午飯吃省府路的酸湯魚、下午吃虎門巷的板筋炒飯……來自四川的張曉霞是美食愛好者,出發(fā)前就已經做好了貴陽“City Walk”攻略。
“煙火氣是城市最獨特的標志,越來越喜歡‘城市漫步’的旅行方式,既經濟實惠,又愜意自由。”張曉霞說。
從遠途旅游到跨國度假,再到家門口的微度假,不難看出,這幾年小眾甚至冷門的旅游城市和路線正受到更多青睞。
貴州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程同林說,“City Walk”逐漸火熱離不開當前中國各地在努力提升城市服務能力,塑造城市對外新形象方面所做的努力。
從廣州永慶坊到福州三坊七巷,從西安城墻到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qū)……一方面,中國很多城市正不斷努力保護好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qū),守好城市文脈,讓城市留下記憶。
“我國城市建設發(fā)展思路的調整變化,不僅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也催生了不少‘網(wǎng)紅’城市出現(xiàn)。”程同林說。
這幾年,中國不斷有“網(wǎng)紅”城市火熱“出圈”,這不僅為“City Walk”愛好者提供了更好的旅游體驗,也為城市旅游經濟消費升級注入活力。
今年7月,中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了《關于扎實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提出,堅持城市體檢先行;堅持“留改拆”并舉、以保留利用提升為主,鼓勵小規(guī)模、漸進式有機更新和微改造,防止大拆大建。
不少游客希望伴隨“City Walk”風潮持續(xù)涌來,各地充分挖掘自身獨特的歷史文化,將城市規(guī)劃建設與人文歷史、自然生態(tài)、民俗文化等有機結合起來,讓城市更加宜居宜游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