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年不斷完善家庭醫生式服務模式,中國力爭在2014年底前實現50%的藥店醫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要求完善服務模式的目標,使城鄉居民享受到更好的-北家庭醫生式服務。
這是京社家庭記者今天從北京市衛生計生委獲悉的。北京市家庭醫生式服務是衛服務中務以社區衛生服務團隊為核心,通過與居民簽約,心年建立相對穩定的底推自愿服務關系,為居民提供主動、式服連續、中國綜合的藥店醫生健康責任制管理,引導更多居民有健康問題首先想到自己的-北簽約醫生,從而逐步實現社區首診、京社家庭分級診療、衛服務中務雙向轉診的心年有序就醫格局。
據介紹,底推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根據轄區居民實際戶數,合理設置社區衛生服務團隊,一個服務團隊一般由全科醫生、社區護士、防保人員3人組成,原則上每個團隊負責600戶家庭,做多不超過800戶。
北京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自2010年,北京市在全國率先提出家庭醫生式服務模式,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簽約423萬戶,簽約915萬人。
他透露,北京將進一步完善家庭醫生式服務模式,推行“就診預約”和實施“定向分診”。簽約醫生與居民實行預約就診,將減少居民候診時間;居民按照預約時間前來就診時,機構將預約就診居民分診至其簽約醫生處進行候診,從而建立和密切醫患之間固定的服務關系,便于為居民提供連續的社區衛生服務。
此外,北京還將規范“診療服務”,為醫生和就診居民營造舒心的診療氛圍,保護患者隱私。據悉,門診診療服務嚴格按照技術操作規范提供診療服務,并保證時間能與就診居民進行充分交流,保證診療質量,和諧醫患關系。
負責人還稱,北京還將在家庭醫生式服務模式中提倡“預約復診”。當次診療結束時,視情況與就診居民預約下一次復診時間,或根據病情需要提供轉診服務,同時及時完善健康檔案信息。
負責人指出,北京將在總結豐臺區經驗做法基礎上,力爭在2014年底前實現5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要求完善服務模式的目標,使城鄉居民享受到更好的家庭醫生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