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藥價降 但看病要另付藥事費
同一個藥廠出的中國-中同一種藥物,規格也相同,藥店藥事藥店只賣8.5元,山市水但醫院的服務費試價格竟然達到27.4元,而醫院方面卻絲毫沒有違規行為。中國-中如此咄咄怪事,藥店藥事將來可能消失。山市水
記者昨日了解到,服務費試根據廣東省物價、中國-中衛生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聯合發布的藥店藥事消息,中山市被列入全省藥事服務費試點城市,山市水醫院的服務費試藥物價格將下降,而門診和住院費用中,中國-中將出現一個新的藥店藥事項目:藥事服務費。
○根據《關于推進我省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改革的山市水實施意見》,各地市在開收藥事服務費的同時,必須相應降低醫藥銷售藥品的提成加價率,以確實減輕患者的醫藥費負擔。而新開收的藥事服務費,門診以人次為計算單位,住院則以床日為計算單位。其中,醫療保險參保、參合人員門診藥事服務費由個人賬戶或門診統籌基金支付,住院藥事服務費列入醫保、新農合統籌基金支付范圍。
醫院: 收入半數要靠賣藥
楊女士因為家中的老人家有痛風,長期需要服用別嘌醇片,平時她都是用醫保卡在醫院里面開,價錢為27.4元一瓶,由于有醫保報銷,她自己付出的錢實際很少。日前她因為緊急需要在藥店購藥時,發現一瓶同樣一個廠家和規格的別嘌醇片,藥店只售8.5元。楊女士認為,“十幾年前藥店很少的時候,大家只能在醫院買藥,現在藥店多過米鋪,醫院繼續這么做,我們覺得很不合理。”
據一位資深醫療界人士謝先生透露,這種問題的根源在于我國的公立醫院藥品加成制度,就是藥品在進入公立醫院后,可以合法的加價15-30%等再出售給患者,由于財政撥款較少,“撥款大概夠醫院一個月的薪酬支出而已,其他錢都得靠自己賺。”他透露,醫院收入中,藥品利潤大概占了50%。
昨日,對于“中山將試水加收藥事服務費”一事,記者分別致電中山市人民醫院院長余元龍和中山市中醫院院長林錦,這兩家市內最大的醫院院長負責人都表示,醫院還沒有收到任何有關該加收“藥事服務費”的文件,需要在衛生局發文之后,才能做出具體解釋。對于“相應降低醫藥銷售藥品的提成加價率,以確實減輕患者的醫藥費負擔”這一舉措,要等全市制定統一的細則才能執行。
藥店:
藥品零售競爭加劇
雖然醫院方面表示尚不清楚何時收取藥事服務費以及收取藥事服務費的標準,但是,中山被列入這一政策的試點城市后,藥品零售行業對此頗為關注。
在中山市柏苑路上,不到500米的范圍內,就有近十家不同品牌的藥店,而且每間都規模很大。其中一家藥店負責人表示,目前藥店和醫院競爭的主要優勢在于價格,如果醫院的藥品價格再進一步下降,無疑對于藥品零售行業使一次巨大的考驗,“我們希望將來藥店也可以收取藥事服務費之類的項目,畢竟我們藥店也有正規的執業藥師。”但是,他也認為,“藥店與醫院之間沒辦法對接,是目前最大的問題。按道理來說,非處方藥以及多數的處方藥,應該都可以在藥店獲得,但是,現在醫院的處方我們基本上接觸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