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晚,中國隨著湯姆斯杯羽毛球團體賽的羽毛有相落幕,本年度的球隊羽毛球團體大賽已全部結束,國羽整體表現和戰績有收獲也有失落。男選在連奪蘇迪曼杯和尤伯杯桂冠之后,手緊升級世錦賽想最后在檢驗男子項目整體實力的迫感湯姆斯杯決賽中0比3不敵印尼隊衛冕失利,暴露出了中國羽毛球單雙打均沒有在男子羽壇可以稱為最頂尖選手的奪冠當難度軟肋。中國隊要想奪回湯杯,中國或者在最近的羽毛有相羽壇大賽——年底進行的世錦賽上奪得兩個男子項目的冠軍,目前看來有著相當的球隊難度。
國羽男選手緊迫感升級
在10月初結束的男選蘇迪曼杯中,盡管國羽衛冕成功,手緊升級世錦賽想但當時男子項目統治力不如女子項目的迫感軟肋已經顯現,仰仗著女子項目的奪冠當難度優勢,中國隊最終保住了蘇迪曼杯。中國到了湯姆斯杯賽中,失去了另一半的國羽,男子項目絕對實力不足的問題迅速被放大,最終導致了衛冕失敗。
中國隊面對印尼隊這樣綜合能力強大且單雙打實力均衡、無明顯弱點的球隊之時,顯得很被動。只是沒有想到,因為第一單打石宇奇出了一些意外無法參賽,中國隊連一盤比賽都沒能拿下來。國羽男選手的緊迫感驟然升級。
說到中國男隊領軍人物的問題,在后林丹時代,中國男羽實際上并沒有涌現出“超級丹”的替代者,即便是里約奧運會冠軍諶龍,也已經過了職業生涯的巔峰期,在東京奧運會上完敗于丹麥高手安塞龍之后,這位老將也意識到了自己會逐步淡出,并且在全運會男單半決賽輸給石宇奇之后,說出的感言甚至有些“托孤”的意思,把國羽男子項目的未來寄予在了石宇奇身上。
誰能擔起“領軍人物”重任
事實上,石宇奇在蘇杯和湯杯中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傷病造成的原因也好,精神力欠缺也好,他與球迷們的期望總是差了一些。如果說在蘇迪曼杯半決賽和決賽中的表現還算說得過去的話,那么蘇杯小組賽和淘汰賽第一輪連續輸給泰國男單一號選手昆拉武特和丹麥一單安塞龍,則暴露出了石宇奇在技術上和心理方面的不足。
到了湯姆斯杯上,半決賽之前石宇奇發揮得還算正常,但在與日本隊爭奪決賽權的關鍵比賽中,他造成了本屆湯杯中國隊最大的爭議。在首局惜敗桃田賢斗之后,第二局完全喪失了抵抗能力,并且在對手擁有15個賽點(5比20)時退賽,這個棄賽時機讓人捉摸不透。盡管賽后石宇奇用了很大篇幅去解釋他的做法,但大多數球迷還是沒能看出他的邏輯。而決賽在最需要他的時候,他也沒能披掛出戰,這就給球迷留下了一個不好的印象——石宇奇很難擔負起中國男隊領軍人物的重任。
在包括東京奧運會這樣的重頭比賽中,石宇奇連續完敗給如日中天的安塞龍,似乎兩人就不在一個檔次。成績是衡量一位球員能否領軍一支球隊的硬性指標,很遺憾,已經25歲多的“小石頭”迄今仍未能染指世錦賽冠軍,要想統領作為世界強隊的中國男羽,還不具備說服力。但現在,石宇奇就是中國男隊的一號選手,這就是殘酷的現實。在他后面的陸光祖、李詩灃等人則不是技術水平一般,就是年輕缺乏經驗,目前還無法躍居到石宇奇之前。
雙打組合發揮不穩定
再看男子雙打,這一直就是國羽相對較弱的一環,東京奧運會唯一未能滿額參賽的就是男雙。近年來國家隊一直重點培養的“雙塔組合”李俊慧/劉雨辰效果還可以,但始終達不到巔峰狀態,有時候還會莫名其妙地輸球。此次擔當湯杯第一雙打的何濟霆/周昊東也發揮不穩定,與男雙水平較高的東南亞印尼、泰國、馬來西亞隊的一些組合相比,完全不具備優勢。球迷們可以接受兩個月之后的世錦賽中國男雙沒能贏得佳績,畢竟組合時間太短,讓他們一下子變成世界最強也不現實,但是3年之后的巴黎奧運會呢,如果還涌現不出像樣而穩定的組合,勢必會影響到國羽的綜合成績。更何況那之前還有湯杯、蘇杯要打,瘸腿走路,總會不自在。
一個月之內連辦三次大賽,這在國際羽壇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事情,中國隊在這個月里也是經歷了極為艱苦的考驗,并且收獲了兩冠一亞的成績,總體還是令人滿意的。但居安思危,國羽欲把整體優勢不斷延續下去,就必須正視現實去補足短板,用令人信服的戰績統治羽壇。
文/本報記者 劉艾林 統籌/杜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