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以壽終耄耋是耄耋指多少歲,老人八、àodié九十歲
耄耋這詞很稀少,老人畢竟它出自古代,得以壽終是耄耋指老人有八、九十歲的àodié年齡,這在那個年代是指多不可思議的。到了60就是少歲歲花甲之年,這時的老人人頭發已經花白,皮膚皺紋多,得以壽終到了70就是耄耋古稀之年,隨時都可能逝去,àodié再大就是耄耋了,此時老人一旦逝去,是很正常的,常被人說是得以壽終。
出處:耄耋這詞在漢代就已出現,在《漢·曹操·對酒歌》中有記載:“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意思是老人都可以快樂活到老,大王您的賢良圣恩惠及天下萬物。
二、耄耋老人不留飯
在農村有句老話:“70不留宿,80不留飯,90不留坐”,意思是老人過了70歲后,別人就不能隨便接待了,大家聽著是不是覺得很絕情?其實這里面蘊含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醫療水平及飲食原因,古人壽命都很短,活到70就是高壽了,而且這時候老人身體每況愈下,所以耄耋老人到了親戚或朋友家,便不要再強留其吃飯,到了九十以后,如果老人自己想走,便不要再留他多坐。
除耄耋外,其實還有很多詞是形容年齡的,比如豆蔻年華(女子13歲)、弱冠之年(男子20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七十古來稀等。古代的詞語是非常美麗的,每一個形容人年齡的詞語都是有深厚的文化意思,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了解一下,感受濃濃的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