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擬現實的姨說這條路上,HTC第一個需要解決的關于感雪問題就是產品的商業化——什么時候把零售版送到消費者面前,以什么樣的體驗太多形式面對終端消費者,以及最終靠什么來持續發展和盈利——這些內容,姨說有些是關于感雪對手所關注的,有些則是體驗太多用戶所關心的,在日前的姨說MWC2016展會上,我們找到了HTC的關于感雪掌門人王雪紅,試圖從她的體驗太多口中,找出這些問題的姨說答案。

799美元的價格非常好
虛擬現實VR給消費者描繪了一個非常新穎的產品形態和體驗類型,但作為天生對于價格敏感的群體,HTC Vive的零售版價格很關鍵。
關于HTC Vive的售價, 外媒曝出的是799美元,這個價格日前也得到了官方的確認,那么這個價格貴嗎?
實際上已經有開發者給出了相應的反饋,“799美元的定價符合預期,但對于消費者來說不便宜,更適合在企業級市場銷售”,對于這個價格,王雪紅給出了一個非常肯定的回答。
“我覺得這個價格非常好”,為了支撐自己的觀點,她舉了一個對手的例子,“你去看Oculus,它都沒有控制器,也都沒有手操控”,言外之意是體驗一般的競品都能夠把價格拉到599美元,HTC Vive的799美元售價很合理,她甚至給我們出了一道可以得到肯定答案的問題,“Oculus控制器出來,你看看它多少錢”。
在具體的價格計算上,799美元是未含稅價格,最終價格還需要計算稅費和運費,所以在我們問到國行版價格的時候,沒有得到明確的答復,只是回應稱“再給我們一點點時間”,然而作為HTC最終重要的市場之一,國行版價格比國際版要便宜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從多普達時代就開始重視中國市場
“我們都是中國人”。
在聊到中國市場的時候,王雪紅提了這樣一句話,這其實是HTC長期以來重視中國市場的一個縮影,HTC Vive并不是開始。
實際上從多普達時代,HTC就在挖掘中國市場的潛力,而之所以讓外界覺得HTC并沒有完全的將重心放在中國市場,王雪紅把這個原因歸結為策略性的轉變,“多普達并到宏達之后,在這個中間有一些策略性的轉變,但中國市場的重要,這個全世界都知道”。
對于未來在大陸市場的前景,王雪紅提了幾個應用場景,包括老人(健康)市場、教育市場以及醫療市場,而這幾個領域恰恰是HTC Vive的潛力所在,但卻并不是消費者所最熟知的,對目前的消費者而言,HTC Vive留給用戶早期的印象集中在游戲上,所以這也是HTC給Vive的虛擬現實前景正名的契機。
我問王雪紅,面對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HTC Vive“拿下多少份額是及格,拿多少算是滿意,拿多少是非常不錯”,她沒有接給出數字,而是設想了一個場景,“我們希望在虛擬現實市場未來幾年,(消費者)提到的第一個就是H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