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搜索“北京收藥”,大藥房立刻出現很多相關網頁,中國打開之后基本都是藥店經營藥品回收業務的公司和藥房。這些公司回收來的-網藥品除了在網上零散銷售,還賣給一些小藥店。上成網上大藥房成為非法販藥網絡的非法販藥據點與中轉站。
曾經在過街天橋、據點廣告欄上被貼得到處都是大藥房的“收藥”小廣告經過幾年來不斷整治,如今已經蹤跡難尋,中國這些“職業收藥人”真的藥店已經轉行了嗎?記者通過暗訪發現,回收倒賣藥品的-網生意并未被就此斬斷,而是上成改為更加隱秘的途徑,收藥人埋伏在小醫院周邊“租借”病人醫保卡直接領藥,非法販藥而一些所謂的據點“醫藥公司”和“大藥房”公然在網上建立主頁,吸引零散收藥人的大藥房貨品,集中起來銷往全國。
來自豐臺法院的一個調研報告證實,該法院去年審理78件涉及藥品的犯罪,涉及三級販藥網絡。而網絡大藥房與公司,正是中間的藥販。而現實的問題是難以有效查處,屢禁不止。
老年醫院門口盯上“門特”病人
雖然一些職業收藥人如今已經不敢明目張膽貼小廣告,或者打著牌子公然收藥,但是在醫院附近還是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尤其是老年人扎堆的醫院。在西城區一家社區老年醫院門口,記者就遇到了這樣的收藥人。
“有吃不完的藥賣嗎?”“我們高價回收藥。”一個中年男人在醫院門診大廳外徘徊著,時不時對過往看病的人低聲詢問,他同時很警惕地觀察著四周,避開保安的視線。這時,有個大媽停住了腳步和他搭話,記者也湊了過去,稱家里有點藥要處理,男子示意我們出去說,三個人來到醫院大門對面的健身廣場。
“我家里有老人吃剩下的治療心臟病的藥,你們收么?”記者問,“收的,具體什么藥?有多少?”“速效救心丸,120粒一盒的那種。”“11塊錢一盒。我只要今年的,去年的不要。”“去年的也沒有過期啊。”“是沒過期,但是藥越新價錢越高,時間長的我們不好賣,過期的那就更不能賣了,人命關天的事。”記者算了一下,120粒裝的速效救心丸的零售價是一盒23元左右,在這種社區老年醫院用醫保卡是自己負擔10%,也就是2.3元,如果以11元價格賣出,病人一盒可以賺8.7元。
旁邊的大媽掏出自己剛在醫院開的“拜糖平”詢價,男子稱可以給35元,這個價格是醫院開藥價格的一半。“為什么這個藥你們給這么高價格,速效救心丸才給四折?”“糖尿病的藥需要的人特別多,最好賣,所以價格高。”男子很感興趣地問大媽:“您還有別的糖尿病的藥嗎?您是門診特殊病的醫保嗎?”
確定大媽確實是“門診特殊病”的醫保,男子明顯更加興奮,他索性拿過來老人裝藥的塑料袋,自己查看起來。記者看了一眼取藥單,包括拜糖平、胰島素等幾種藥一共400多元。“您吃不了這么多吧?剩下的都賣給我吧,您只掏10%,我回收出一半價格,您凈賺四成。”大媽也搞不清自己開的藥夠不夠吃,男子索性幫助老人算起來:“這個拜糖平每盒30片,一天三次,每次一片,這兩盒夠吃20天的,醫院的規定是10天就可以取一次藥,這個肯定有富余。”在男子的一番游說下,老人賣了一盒“拜糖平”,得到35元。男子很熱情地把自己的電話留給了大媽,稱“下次取藥多余的還賣我。”
“租借”醫保卡一月500元
為什么對“門特”病人這么感興趣?中年男子解釋說:現在市民手中的醫保卡,一種是普通門診,也就是大多數市民享受的醫保待遇;另外一種是22種門診特殊病,病患經過醫療機構的檢查登記,便可以申請享受到門診特殊病的待遇,包括冠心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不但門診報銷起付標準低,而且可以就近選擇定點醫院拿藥,享受90%醫保。“平時多開一點很方便,所以我愿意從他們手里收藥。”
記者表示,家里老人曾經得過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幾年之后現在基本好了,不知道醫保是否享有“門特”的待遇。收藥人表示,風濕性關節炎是在“門特”范圍之內,不過每三個月要化驗檢查,好了之后可能就不再享受待遇了,不過他依然興趣不減地問:“他現在還經常看病拿藥嗎?”“比較少了。”“那你愿不愿意把你家里人的醫保卡出租給我,一個月500元。”記者吃了一驚。
原來,他的業務除了收藥還有租卡,“你不是醫保卡本人,怎么用啊?”“沒關系,只要有原來看病的病情記錄和藥方就行。”他表示,大醫院現在比較嚴,但是在一些小醫院或社區醫院管的就不怎么嚴,即使拿的不是本人的醫保卡有的也可以照方配藥,“我們就說是病人的親戚或者鄰居,病人身體不便來不了,按照上次的藥方配藥,只要量不是特別大,醫院一般都會給配,10天開一次就行。實在不放心您可以和我一起來,卡放您手里,這樣也不耽誤平時用。”記者算了一下,以前家人治療風濕病每次開藥600多元,收藥人租借社保卡每月取藥三次,可以拿到近2000元的藥品,成本只是租卡的500元和自付部分的200元,大約為35%左右,利潤大于他用四成或者五成的價格收藥,而開藥越貴他們的成本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