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懲罰兒子,為懲朱元璋想出一種刑罰,罰兒沒有任何痛苦,朱元璋想卻讓人感到恥辱
公元1370年的出種3月15日,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刑罰第十個兒子朱檀出生了,當時大明朝已經建立三年來,任何人感辱因此朱檀一出生就享盡了榮華富貴,痛苦并沒有像他年長的卻讓幾位兄長一樣經歷過戰亂。朱檀的到恥生母是寧妃郭氏,當時的為懲郭寧妃頗受朱元璋的恩寵,因此子憑母貴的罰兒朱檀出生后僅僅兩個月就成為了藩王,朱元璋冊封還是朱元璋想嬰兒的朱檀為魯王。
影視作品中的出種郭寧妃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朱檀,在幼年時接受了良好的刑罰宮廷教育,也曾一度被朱元璋十分器重。任何人感辱根據《明史》的記載:“朱檀少年時好文禮士,善詩歌。”但從善詩歌這一點,就能讓他討得父皇朱元璋的喜愛,因為朱元璋本人也非常喜愛詩歌,他曾多次讓兒子們聚在一起對詩。
到了朱檀十四歲的時候,朱元璋親自為他挑選了妻子,而朱檀的妻子是開國功臣湯和的二女兒,兩人結婚后不久,朱元璋就派朱檀前往自己的封地兗州,想要讓朱檀在魯地干一番事業。朱元璋的兒子眾多,年少的朱檀或許沒有達到可以繼承皇位的地步,但是在魯地當一個藩王也是不錯的,可是朱檀到了兗州之后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開始了自己不斷作死的一生。
請輸入圖片描述
據說朱檀剛剛抵達兗州的時候,曾擺出一副自己要好好干事業的態度,不過僅僅是做做表面工作,不久之后,朱檀就開始沉迷于紙醉金迷的生活。當時朱檀曾在兗州成為修建了一座園林,終日和王妃湯氏在里面尋歡作樂,兗州城內的魯王宮幾乎看不到他的身影。而朱元璋曾規定,藩王不能隨意離開自己的王宮,而朱檀在城外的園林日夜不歸,無疑是違背了朱元璋的規定。
不過朱元璋并沒有以此事來懲罰朱檀,只是派人過去警告了一下,而朱元璋對朱檀如此仁慈,可能也和朱檀的生母郭寧妃和朱元璋枕邊風的原因。不過這個朱檀并沒有理會朱元璋的警告,年紀輕輕的他依舊我行我素。而且在那段時期,年齡不大的朱檀居然迷上了煉丹術,他在王府中聚集了大量道士,終日燒丹煉藥,希望追求長生不老。
請輸入圖片描述
而朱檀的妻子湯氏不但不阻止丈夫荒唐的行為,居然還對丈夫大力支持,湯氏和朱檀一起在王府中一起燒丹煉藥,搞得整個王府每天都煙霧繚繞。朱元璋得知朱檀的荒唐事后,本來對待兒子就非常嚴厲的他開始勃然大怒,他打算狠狠的懲罰一下這個不斷挑戰自己權威的兒子。
就在這個時候,郭寧妃開始勸說朱元璋不要傷害自己的兒子,不能讓他受皮肉之苦。而朱元璋思前想后,決定處于朱檀髡刑。而這個刑罰在夏商時期就開始流行了,髡刑就是將犯錯之人渾身的毛發全部剃光,包括眉毛和頭發都不能幸免。而郭寧妃知道朱元璋要判處朱檀髡刑,也沒有進行阻攔,因為她知道,這個刑罰雖然會讓人倍感恥辱,但是并沒有什么痛苦。
朱檀陵墓中出土的文物
就這樣,犯了錯誤的朱檀和妻子湯氏被押送到了南京,朱檀被處以髡刑,而他的妻子湯氏就沒有那么幸運了,朱元璋為了震懾朱檀,便下令處死了湯氏。朱檀的刑罰結束后,朱元璋還狠狠的訓斥了他一頓,然后派人將哭泣不止的朱檀送回了兗州的魯王府。
而朱檀回到兗州后,為了防止外人看到他的樣子,便在王宮中閉門不出,不久后便去世了。而朱檀去世的時候還未滿二十歲,有人說他是因為過度食用丹藥而毒發身亡,也有人說他是因為無法接受髡刑的羞辱而郁郁而終。朱檀去世之后,朱元璋給他謚號為“荒”,以此來表達對朱檀所做荒唐事的不滿,而朱檀的遺體則被埋在了山東的鄒城市。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