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段對話:
本聊天截圖已經征得該院長同意可以公開
SLM是對個的季度運什么?別急,總之不是滿滿酸辣面、塑料膜。頁紙營計
再來看兩個問題:
A科室住院患者量同比增長15%,劃院B科室同比增長是對個的季度運12%,更該獎勵哪個科室?
小張這個月自媒體文章寫了20篇,滿滿小王寫的頁紙營計是12篇,領導應該表揚誰?
醫院運營主任應該經常會遇到類似上面的劃院問題,醫院領導讓給出業績考核與獎懲的對個的季度運建議。這樣的滿滿問題答案很簡單?錯了!
我們先看一下近期的頁紙營計一個全國數據,很多醫療同仁因為這樣的劃院數據而對2021年憂心忡忡。
上表是對個的季度運國家衛健委近期發布的,可以看出:大部分數據同比下降都超過了10%,滿滿其中公立醫院診療人次同比下降13%、頁紙營計民營醫院同比下降9.4%,這么大的降幅,難怪很多人感嘆“形勢不妙”。
但我認為:上表并不能真實反映當前行業狀態或未來趨勢,因為2020年有較長時間由于疫情管控,醫療行業總體并沒有恢復常態。為便于醫療同仁對2021年的行業發展趨勢做出更合理的判斷分析,醫略營銷團隊特根據國家衛健委統計信息中心相關公開數據,做出2020年9月-11月數據的同比分析如下:
可以看出,2020年9-11月的各項數據與1-11月的差別非常大,例如全國的診療人次,1-11月合計下降11.5%,出院人數下降10.7%,但9-11月診療人次同比是稍有上升的(0.5%),出院人數雖有下降也只有1.7%.
由于2020年上半年疫情管控,很多醫院都沒有進入正常的收容狀態,因此以1-11月的數據總體分析明顯有失偏頗。
回到開頭的問題:A、B兩個科室哪個科室該被獎勵?僅以這樣的數據真的是無法判斷,假定A科室雖然同比增長高,但收治的患者以一、二類手術為主,B科室收治的患者中三類手術占比較高,則單從學科技術發展的角度,B科室更應該被獎勵。
同樣小張雖然文章量比小王高出66.7%,但如果小王的平均文章被轉發、點評、點贊量遠超出小張的話,則站在宣傳效果的角度,小王更應該被表揚。
舉這幾個例子,只想強調一個道理:基于正確的數據分析,才可以推導出正確的結果或制定出更有實際效果的計劃。開篇微信溝通截圖的那家醫院,院長為什么會說SLM?因為那個計劃雖然很“豐滿”——整整6頁紙,但主要是負責運營的主任自己的感覺性判斷,而缺少同比、環比、投產比等分析推導。
現在猜出SLM是什么意思了吧?
耍(S) 流(L) 氓(M)!
這位院長語音中還說了一個觀點:不做數據分析的醫院運營都是耍流氓!對此我高度贊同!而且,不做數據分析就提出醫院運營多方面計劃的現象,在很多醫院都存在,這也是今天我想分享數據分析重要性的原因。
我認為,對于醫院運營管理者來說,必須要養成系統化的數據分析思維和習慣,并掌握相關高效率的分析工具與技巧。
首先,醫院運營分析涉及多個維度,如不同崗位貢獻、不同科室發展、來診渠道、宣傳投產比、成本占比等等,不同醫院根據所處的發展階段,應明確階段性運營分析的重點維度。例如,對于新建醫院,可加強患者來診渠道分析、不同科室收容占比與發展速度分析,并通過分析制定更加科學的發展規劃、優化調整資源配置;對于良性循環階段的醫院,則建議加強不同科室發展速度及與同業競爭比較分析、成本占比與效能分析,如此以爭取持續的健康發展。
其次,對于已經確定的分析維度,應細化具體指標。對于任何數據分析來說,指標越細化、量化,越能得出正確而實用的分析結論。以下通過一個學科患者來診渠道分析設計,示范如何細化具體指標:
最后,強調一下效率。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世界因為“懶”人而進步!此處的懶,指的是不浪費時間。
很多醫院都上了信息系統,還有的醫院有專職的信息科程序開發人員,那么要提高效率,對于很多已經錄入信息系統的數據,如患者年齡、地區、所患疾病、費用等等,則可以圍繞分析需求設計統計表格,請信息科完善相關程序即可快速獲取和計算。
對于不能錄入醫院信息系統的數據,如來診渠道、宣傳推廣文章、線上口碑等等,也要盡可能應用相關分析工具,因為工具應用得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10倍、100倍以上!
分析工具方面,必須要掌握的是EXCEL,尤其是自動計算公式、公式變量鎖定、取值、跨表跨文件自動分析等,如果不熟練掌握只能說還是EXCEL的門外漢!
例如,圍繞某專科客戶醫院想實現自動計算截止今天各來診渠道、病種構成與上月同樣天數的環比結果,因為他們信息系統不夠健全難以程序開發,我們在為其設計的EXCEL表格中,圍繞最新填報日期動態取上月階段性合計的數據。我們醫略同事在公式中就綜合應用了SUM、OFFSET、COUNTA函數。有了這樣的EXCEL公式支持,每天查看環比數據根本不需要花時間,但如果手工計算,每天起碼浪費半小時。
其他一些分析工具則更傾向于個性化需求,例如對于不同科室或醫生推廣本院公眾號的力度,可以通過渠道二維碼實現;對于官網訪客的地區、搜索詞等信息,可以通過訪問統計系統獲取;對于醫生論文發表數量比較,可以通過期刊數據庫檢索實現。
上圖是某知名三甲醫院近20年內公開發表論文數前20名數據,用萬方數據庫統計,只需要輸入單位名稱、選擇起止時間,1分鐘內即可得到結果。但如果采用傳統方法,醫院發通知、各科室通知到醫生、醫生自己統計數據再上報,估計10天內也未必完成。這樣的效率差別,何止百倍?!
有數據分析思維、確定分析維度、細化分析指標、應用分析工具,如此結合制定相關運營計劃,何愁2021年余下的5/6做不出優異的成績?那時,如果院長微信發SLM?千萬別怕是“耍流氓”,更有可能是想請你吃宵夜:酸(S)辣(L)面(M)。
來源:醫略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