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上海7月12日消息(記者楊靜)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9時50分報道,滬式貧困月收入425元是造新直面上海市的低保線,低于這條線,城市即可“持證”享受相關待遇。貧民而月收入500元左右的上海市民卻很少享受扶貧補貼,生活更加貧困。滬式貧困在上海,造新直面由于物價等因素造就了一批這樣的城市新城市(北京)貧民,形成了“上海式貧困”。貧民
上海市貧困的上海具體表現有四點:第一就是物價上漲使得衣和食的支出總量明顯的偏低,第二是滬式貧困住和行基本的生活開支不斷增強。第三是造新直面醫療和教育的支出增加,而且占的城市比例越來越高。第四是貧民低保家庭實際支出呈現了透支,家庭抗風險的上海能力不斷降低。在實際生活當中,這部分生活的缺口主要是通過家庭里面微薄的節余、親友的饋贈借貸或者是社會互助這些渠道給予彌補。
這些家庭經常會陷入吃藥擠占吃飯,或者交了學費難買米的這種窘境,這種情況有的家庭被稱作為“支出型貧困”的家庭。在上海像這樣的低收入人群的規模到底有多大,至今尚沒有確切的數據。月收入低于500元,高于低保線425元以上的大概有150萬人左右,在上海相對貧困的人口大概在2萬人左右。
以上海楊浦區舉例,楊浦區的貧困人口是非常典型的,這個區在2008年上半年幫扶的情況前十位當中,全部是因為病,僅靠自身的能力或者政策內救助無法解決實際困難的家庭。上海長寧區的調查顯示,6個分別患有癌癥、尿毒癥以及精神病案例的重病家庭當中,醫療費的負擔都是非常重的,最高每個月的醫療費將達到5400多塊錢,尤其是沒有醫保家庭的醫療負擔甚至超過有醫保家庭的幾倍。
針對這種情況,上海市的民政局局長馬伊里公開表示,今年上海將改變以往核查貧困家庭的標準,將近期對這些支出型貧困家庭的群體進行監控以及預警的機制,這在上海楊浦區支出型的貧困救助點街道已經成為具體的操作者,每個申請救助的貧困家庭只要出具街道的證明,憑這個證明在楊浦區內八個區級的醫院可以享受50%的住院押金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