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南京訊(葉磊 陳紅生 記者薛慶元)目前,手表蘇鎮手表在日常佩戴使用過程中,維修問題很容易碰到被磕傷、多江走動無力、江消手表走時快或者慢、協為消費手表鏡面起水汽、支招兒手表受磁后走時不準確、手表蘇鎮手表把頭轉動不靈,維修問題沒辦法調時間、多江日期等問題。江消近來,協為消費江蘇省鎮江市消協“智慧315”消費維權平臺接到幾起關于手表的支招兒投訴。
消費者劉女士投訴稱,手表蘇鎮她于2020年12月購買了一塊售價1.59萬元的維修問題手表。2022年7月中旬,多江她發現手表停走,送去柜臺檢測說是人為磕傷,雖然手表還在質保期內,但要收取1825元的維修費。消費者表示自己沒有將表磕傷過,不認可柜臺說法,要求免費維修。
今年7月,消費者陳女士也反映,2021年3月因手表鏡面被自己不小心撞裂,她去專柜更換手表鏡面。柜臺銷售人員收到手表后,送至上海售后服務中心檢測。檢測后銷售人員告知消費者,鏡面更換的價格是1610元,但表盤內部零件有可能受損,建議她一起更換,如不更換,后期表盤內有任何問題不承擔“三包”責任。陳女士無奈之下只能一起更換,總費用5560元。但更換后手表一直出現種種問題,無法正常使用。
鎮江市消協梳理投訴數據發現,消費者關于手表維修方面的投訴主要問題集中在四個方面:在維修時欺詐消費者,小病大修,沒病騙修;商家不履行“三包”義務的規定;維修手表多收費、亂收費;給出的維修保養聲明中,標注“手表維護保養更換下來的舊零件,我司將統一處理,不再歸還客戶”的霸王條款。
此外,還有一些消費者反映,手表的品牌維修點一般不會直接和消費者有任何溝通,僅是由經銷商代為傳達觀點,這種消極應對的態度行為,完全是只看市場,“店大欺客”,漠視、不尊重消費者的表現。
鎮江市消協建議手表生產企業和售后維修部門,要正視消費者的合理訴求,消除消費者的顧慮,讓消費者在維修時有充分的選擇權。同時還要樹立為消費者服務的意識,完善投訴渠道和機制,建立售后服務體系,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和法定義務。
鎮江市消協還提醒消費者,在送修手表時注意以下幾點:
選擇正規、信譽度高的手表維修中心。消費者可以從維修門店的證照、經營資質、價格公示、服務承諾等多角度來綜合判斷經營者的信譽情況;送去維修的手表要保留相關照片或者視頻作為原始證據。維修后的手表要及時檢查,確保手表無損壞;要求商家在維修單據上詳細寫明維修項目、更換零配件名稱、收費金額等內容;如果更換零部件的,維修后要查驗更換下來的零部件,防止商家謊報用工用料;保留發票或其他收款憑證。如果在維修售后時碰到侵權行為,可與商家協商,也可撥打12345或12315進行投訴舉報。
責任編輯:游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