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貴州省教育廳召開的加減法“十三五”教育信息化應用新聞通氣會上獲悉,貴州省教育部門將大數據發展戰略運用于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巧做大數據“加減法”,取得階段性成效。
得益于大數據戰略的貴州推動,我省教育部門基本實現了教育扶貧數據與多部門數據的實時共享,巧做大數據“加法”。2017年3月建設的教育據教育精準扶貧系統,以扶貧部門確認的貧困人口數據為基準,將之與學籍數據、高考招生錄取數據進行碰撞、大數對比及關聯性分析,自動在入學前將貧困學生名單推送給各相關學校。加減法貧困生辦理入學手續時,學校只需核實其個人信息,并相應完善貧困學生資助金額,即可減免學費,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不讓一戶脫貧戶因學致貧”。貴州
貴州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系統的教育據成功運用將過去貧困生資助領域的“先收后退”增加學生家庭負擔的難題完全解決,既提高了大數據服務民生水平,又確保了國家資助資金“不亂發、不錯發、大數不多發、加減法不少發”。貴州據悉,教育精準扶貧系統于今年1月進行全省全覆蓋應用培訓,已精準資助全省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42.9萬人。教育據
同時,貴州省教育部門還著力破解信息孤島問題,通過做“減法”,建設了貴州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務監管平臺。大數通過統一的加減法應用支撐服務平臺和基礎數據庫平臺,全面覆蓋全省教育管理和服務信息系統的開發、運行。貴州在教育系統內部管理上,消除了信息孤島,提高了信息利用率,加快了信息化建設。教育據
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動下,大山深處邊遠貧困地區的教學“神經末梢”也得到了大數據的“滋潤”。通過“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建設,貴州邊遠山區的1791個教學點基本實現了設備配置、資源配送和教學應用“三到位”,率先在全國完成省級全員培訓,有效解決了長期以來教學點師資短缺和水平不高的實際困難,提高了教學質量,受到教育部通報表揚。
責任編輯: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