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近,臺灣臺跨不少市民開啟“買買買”模式,消費采購年貨為過年做準備。網漲對臺灣消費者購買年貨的購年裹年熱情同樣高漲。
大家都買了些什么?近日,貨熱記者跟隨福州航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現場經理樓龍龍走進福州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情高感受對臺跨境電商包裹里的境電滿滿年味。
作為主營貨物代理、商包倉儲、味滿物流等業務的臺灣臺跨企業,對臺跨境電商包裹業務量占航通公司業務總量的消費逾三成。“今天我們有17個柜的網漲對貨,全是購年裹年要送去臺灣的跨境電商包裹。”樓龍龍一邊張羅貨車司機停車卸貨,貨熱一邊麻利地挑出系統篩選的情高包裹送到查驗區,等待海關工作人員查驗。為了讓這些貨物“無縫銜接”,他前一天晚上就對照貨物申報海關單證了。
在海關工作人員有條不紊的查驗中,記者發現,不少包裹都裝著春聯、年畫等年貨,透出滿滿“福氣”。
“大家都趕在春節前購買年貨。不僅年味裝飾品受到臺灣消費者歡迎,衣帽服飾的包裹數量也明顯增長。”樓龍龍說,本月服裝類包裹的數量比上月增加了20%左右,“新年穿新衣是兩岸同胞過年的共同習慣。”此外,兒童玩具類包裹的數量也比上月有所增加。
“臺灣消費者購物熱情很高,從‘6·18’大促,到‘雙11’購物節,再到去年12月的年貨節,重大消費節點個個不落。”樓龍龍說,去年是航通及其母公司福州四海捷運物流有限公司近5年來對臺跨境電商包裹最多的一年,全年貨運量達800萬件,同比增長近50%。
不僅臺灣消費者從大陸網購的熱情越來越高,兩岸之間的經貿交流通道也越來越順暢。
為了讓來自大陸的年貨盡快到達臺灣消費者手中,馬尾海關創新執法監管手段,施行“線上24小時實時申報+線下即時預約查驗”工作模式,利用“5G+AI”技術自動識別安全智能鎖,推動遠程智能施封系統在轄區跨境電商場所全覆蓋,實現“自動施封+途中監控+自動解封”全流程閉合式監管,企業通關時效壓縮40%。
“這批貨等海關工作人員查驗完就能裝車了,下午4點半左右出發,明天早晨8點就能到臺北的碼頭。這種‘次日達’的效率,讓臺灣消費者的收貨速度和大陸越來越同步。”樓龍龍感慨道,物美價廉的產品,疊加高效便捷的通關效率和暢通無阻的運輸通道,讓對臺跨境電商包裹在公司業務中的占比越來越高。
隨著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載著滿船年味,“華航3”貨運班輪再次起航,往返兩岸之間。(記者 吳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