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指導性營養食譜有望上半年出臺
學生按照食譜吃早飯和午餐,譜少年肥胖癥有望遏制。上海據悉,看吃靠譜這份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營養教研室主任蔡美琴教授編制的飯更學生指導性營養食譜有望在上半年出臺。屆時,譜早餐花費2至3元,上海午餐花費4至5元,看吃靠譜孩子在家里或學校就能美美地吃上一頓營養餐。飯更據介紹,譜學生指導性營養食譜將制訂出了一個月的上海基本食譜,然后按照春、看吃靠譜夏、飯更秋、譜冬四季的上海菜肴變化作適當調整。食譜共有2個版本,看吃靠譜即食譜按糧谷類、蔬菜水果類、禽肉類、奶制品類和油類5大類規定每天每餐每大類食品的攝入量,同時提供一份詳細的早餐和中餐食譜。市民家庭、學校可以根據適當調整菜譜,每餐費用都將控制在普通家庭和學校能夠承受范圍內。目前,該方案已經引起相關方面的重視。如果研究可行,有關部門將適時適地試點推廣。
專家調查
學生偏食70.4%
蔡美琴教授隨機抽取靜安、楊浦、南匯、浦東新區4所小學、5所初中的3325名7-15歲學生。調查發現:肥胖率為6.5%,超重率為13.3%,兩者之和為19.8%。調查還發現:學生的偏食率為70.4%。這些偏食學生喜食巧克力、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甜食、飲料、豬肉制品的比例較高,不喜歡的食物主要為綠葉蔬菜(青菜、菠菜等)、胡蘿卜、魚、蘑菇、黑木耳、大蒜、海帶、肥肉等。而堅持每天喝牛奶、吃水果和每餐吃蔬菜的學生的比例僅為60%、56.4%和75.2%。此外,受主客觀因素影響,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極不正常的飲食習慣,如在上學路上吃早餐的占8.2%,還有約8.7%的學生天天吃夜宵。
飲食干預需學校家庭配合
導致學生營養失衡、肥胖的原因多種多樣。除了主觀上不夠重視科學飲食原因外,客觀上家庭、學校不了解科學飲食方法也是極其重要的原因。對此,營養學專家一致認為,有必要對學生餐飲采取干預措施。雖然尚未全面完成學生指導性營養食譜的編制,但根據目前學生的身體狀況,蔡教授已經為即將推出的營養食譜確定了編制原則:食物的多樣化原則;葷素搭配原則;容易消化原則;有針對性地補充鐵、鈣等微量營養元素原則。由于早餐食用不到位,午餐沒法到位,許多家庭晚餐時拼命為孩子加餐、加菜,晚餐過量也是導致學生肥胖的重要原因。此次晚餐沒有列入營養食譜編制中,但蔡教授希望能通過推薦使用早餐、午餐食譜,減少學生晚餐食物攝入過多的現狀,以達到三餐合理平衡的目的。同時,蔡教授也指出,光有食譜干預還不夠,有必要對學校、家庭開展教育活動,對廚師和保健老師進行培訓等手段,共同了解科學飲食的重要性,從而真正讓營養食譜廣泛使用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記者觀察校餐多為肉+蔬菜
日前,記者仔細調查了某小學周一至周五的午餐食譜,簡單概括就是肉+蔬菜。周一,紅燒肉、卷心菜、紫菜湯;周二,紅燒排骨、青菜、黃芽菜蝦皮湯;周三,糖醋小排、黃芽菜肉絲、海帶湯;周四,青菜方腿菜飯、羅宋湯;周五,醬蛋、油豆腐燒肉、菜莧、紫菜蝦皮湯。魚、蝦類食物幾乎難看蹤影。而在另一所中學,學生向記者反映,由于早餐不定時不定量,上午上第三節、第四節體育課時,時常有同學昏倒。部分同學還反映,學校在午餐供應菜飯、面食時,供應量不足,不少學生吃的半飽半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