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云南食用菌種類及圖片,云南常見的食用生食野生食用菌大盤點,很多網友還不是菌種很明白,今天艾巴小編收集了這方面的類及知識,就將其分享出來。圖片
操作方法:
1.松茸又稱松茸,野大盤點有一個半球形的云南云南用菌菌蓋,成熟后擴展成傘狀。食用生食其表面呈灰褐色或淺黑褐色,菌種褶皺為白色,多生長在松林中。
松茸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和維生素,具有強身健體、理氣化痰、止痛、益胃驅蟲等功效。還具有治療糖尿病、抗癌等特殊功效。松茸還含有較多的激素類物質,對更年期內分泌失調、性功能障礙等癥狀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所以一直被視為食用菌中的珍品,被稱為‘蘑菇之王’。
2.雞樅雞樅俗稱雞杯,又叫白蟻菌。剛出土的時候,帽是圓錐形的。發育后,中心凸起,表面黃褐色或黑褐色,中心較暗,邊緣常呈放射狀裂開。雞樅的吃法很多,蒸、煮、煎、炸、煲湯都可以。也可制成腌雞縱、雞縱油。因其肉質細嫩厚實,細絲潔白,香味四溢,口感鮮甜,可與雞媲美,故得名雞樅。
雞肉縱向營養含有豐富的鈣、磷、鐵、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根據《本草綱目》,雞縱營養有“益脾胃、提神醒腦、治痔瘡”的作用。各種云南名菜都可以用雞樅做,就成了雞樅宴。
3.竹蓀竹蓀是寄生在死竹根部的一種隱生植物,故又稱朱升、竹蓀。它的形狀像一個煤氣燈面紗,地上有一頂深綠色的帽子,中間有一個雪白的柱狀柄,底部有一個粉紅色的蛋形團藻。柄頂有一條白紗裙,從頭至下鋪開,外形清秀,色彩鮮艷。
竹蓀的烹飪方法很多,有烤、炒、燉、釀、煲湯等。脆嫩可口,香氣濃郁,含有較多的氨基酸,以及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元素、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具有止痛、補氣、降血壓的功效。人們稱之為“菌類之花”、“菌類女王”。
4.牛肝菌分為白、黃、黑三種,菌蓋扁圓形或略扁,光滑,黃褐色、土黃色或赤褐色。牛肝菌個頭大,肉質細嫩,白色,破碎后不變色。牛肝菌富含蛋白質,被視為著名的營養食品,出口西歐。每年5月底至10月中旬,雨后陽光明媚時,牛肝菌生長旺盛,多分布在海拔900米至2200米之間的松櫟混交林中,或被砍伐不久的林緣地帶。
5.干巴菇,學名繡球菌,又名擬青霉、木賊等。是云南特有的一種珍稀野生食用菌,國內外其他省份均不能生長,分布于云南大部分地區,主要分布于云南中西部的松樹之間。每年7月至9月是干巴的主要生長季節。
干巴菇剛出土時顏色為黃褐色,成熟后變成深褐色,散發出一股類似腌制牛肉干的濃郁香味,故名干巴菇。雖然外觀不同,但味道鮮香,是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常見的做法是用干香菇炒青椒或炒雞蛋,好吃又香。
6.猴頭菇是我國傳統名貴菜肴,素有“猴頭菇,海鮮燕窩”之稱。猴頭菇主要寄生在橡樹、樺樹等樹干上。蘑菇傘表面有細小的毛刺,底部較窄或略短柄,上部膨大。遠看像金絲猴的頭,所以叫猴頭菇,也叫猴頭菇。
主要生長在云南省東北部和西北部的深山老林中,多見于潮濕溫和、空氣流通良好的地方。每年8-9月生長旺盛。猴頭菇肉質細膩,香脆可口。是一道美味的山珍,被譽為“素肉”。猴頭菇還富含多肽和多糖,以及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具有修復組織、增強細胞活力、抗癌、延年益壽、美容強身等保健功能。
7.擬青霉是一種稀有珍貴的野生食用菌,僅產于云南省楚雄州和麗江縣的少數地區。在歷史上也被視為國寶,是歷代王朝的貢品之一。無蓋無柄,菌蓋一層細毛,黃褐色,有明顯的黑色花紋,形似虎爪,故名。三趾菌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肉質細嫩,香味獨特,是十大名菌之一。
瓜蔞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都很高,新鮮時有濃郁的香味,曬干后香味更濃。每年的8-9月是擬青霉生長的季節,多生長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懸崖的深草叢中。
8.青霉菌主要產于滇西三江并流的林區,生長環境純凈,多生長于松樹或針葉林、闊葉林或混交林中的草地。6-9月的雨季是青霉菌的生長期。蘑菇剛出土時是球形的,后來慢慢展開成扁圓形。蘑菇帽質地堅硬,呈青綠色或淺綠色,表面有一層青綠色鱗片。一般是成對出現的。叢林中只要發現一朵花,一米之內就會發現另一朵花。
蘑菇富含蛋白質、氨基酸、植物纖維和其他營養物質。入口酥脆,肉質細嫩,自然香味濃郁,回味悠長。
9.粗毛栓菌又名杏樹、杏樹或金菇,是真菌粗毛栓菌的子實體,是世界四大名菌之一。菌體呈喇叭狀,杏黃色或卵黃色。當它在蓋剛出土時,它是平的,然后逐漸向下凹。因其肉呈蛋黃色,烹飪時菇體吸油,但食用時將菇汁、油咬出,湯似雞油,故名。
銀蓮花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蛋白質、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和胃的功效。
10.奶漿菌奶漿菌多生長在海拔1600-2800米的溫帶地區的松林或針闊葉混交林地上,最大特點是弄斷它身體的任何部位,都會流出像牛奶一樣的乳白色液體故此而得名。夏季七、八、九三個月是其生長期。如果天氣炎熱,又剛好遇上短時陣雨,蘑菇就會如雨后春筍般長出。成長周期短,持續時間長。
奶漿菌的烹飪方法可炒、炸、熗、燉、拌、煸、爆,質脆味美,香氣濃郁。奶漿菌含有氨基酸、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鈣、磷、鉀、鐵核黃素等微量元素,有非常好的通腸道功能。
11.老人頭菌老人頭菌又名仙人頭,菌體肥大,肉質潔白細嫩,對生長環境非常挑剔,多生長在海拔1200米以上,在松杉木、油杉等針葉林中的陰濕疏松的土地上比較常見。老人頭菌的烹飪方法比較適合熘、拌、炒、煲、燉、爆等,其肉質細膩糯滑,富有彈性,味道爽口,可與鮑魚媲美,故而被譽為'植物鮑魚'。
老人頭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和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具有滋陰壯陽、補脾益腎、健骨強身、理氣排毒之功效。
以上知識分享到此為止,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