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最近,極目家級澎湃新聞記者與愛鳥人士暗訪調查發現,銳評人去在山東長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部分島上,丨國山林遍布細密的保護布捕保護捕鳥網,鷹、區遍隼、鳥網鳥鸮等保護動物頻頻觸網被活捉或喪命,極目家級一些鳥類死體流向當地餐廳,銳評人去成了食客盤中“野味”。丨國(據10月27日澎湃新聞)
相關視頻截圖
看了這段1分23秒的保護布捕保護視頻報道,讓人心痛不已。區遍鏡頭中,鳥網鳥捕鳥網四處都是極目家級,上面不時粘有死亡或掙扎的銳評人去鳥類。現場顯示,丨國不少鳥類當場被不法分子肢解。讓人震驚的是,事情竟然就發生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
資料顯示,長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境內,由長山列島的大小32個島嶼組成,是以保護遷徙猛禽為主的重要海島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鷹、隼等猛禽及候鳥棲息地。簡而言之,這座自然保護區設立的初衷,就是保護鳥類!
一座以保護猛禽為主的保護區內,捕鳥網遍布,鳥類頻頻遭殃,這不是赤裸裸的笑話嗎?還有,每年9月至10月,大批候鳥沿我國海岸線向南遷移。這是不是說明,近段時間,正是保護遷徙鳥類的關鍵時期,保護區的“保護”二字,到哪里去了?保護鳥類的人呢?
相關視頻截圖
我們看到,在媒體介入后,當地管理部門的回應堅定,動作聲勢浩大。當地稱,從10月26日開始,長島動員全區各個鄉鎮、街道的警力、機關干部和志愿者,立即行動上山拉網排查,絕不允許任何捕鳥工具出現在山上。此外,森林公安部門、市場監管部門也同步到一線開展執法行動。問題是,難道平時就沒有進行巡查監管嗎?看著那些遍布山林且已殘破的捕鳥網,說明這些鳥類奪命網的設置不是一天兩天了,只要經常巡查就不難發現。難道,是因為一些海島交通不便,就不去管了嗎?
公安機關應該依據媒體提供的線索,迅速抓捕不法分子然后法辦,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酒店和飯店進行排查,發現售賣行為應該立即依法處置,這些當然沒有問題。但是,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部門,保護鳥類要事前預防,重在日常監管排查,而不是搞一陣風式的花架子。在媒體介入后,動作再迅速果斷,怎么看都像在應付輿論。
相關視頻截圖
再者,這樣大的聲勢,同樣無法掩飾相關部門涉嫌失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既然設立了,管理部門就該守土有責。在此也建議上級主管部門介入調查,該約談約談,該整改整改。如果有人存在失職行為,同樣應該追責。
曾經,河南一名19歲的大學生因為抓捕16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鳥類售賣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半,受到了輿論的廣泛關注。這就說明,受保護的鳥類碰不得,傷害鳥類不是小事。所以,當地有必要依法嚴懲一批不法分子,然后廣泛宣傳,以儆效尤。
保護鳥類,需要全民參與,更需要管理部門盡職盡責。總之,一座保護猛禽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捕鳥網遍布,真不能只說不法分子太囂張。有關部門應該痛定思痛,排查相關工作流程,同時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真正讓這些精靈在天空自由飛翔,不再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