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國資重鎮上海正加快從一般性競爭領域退出。上海截至目前,國資上海市國資委系統企業已經完成6個行業的從行出涉整體退出工作,涉及企業40戶,業整億資產32.77億元。體退這是資近從近日召開的上海市國資委“2010年行業收縮調整半年度工作會議”上傳出的消息。
據悉,上海上海市國資委系統企業今年在行業收縮調整方面的國資目標為“保七爭九”,即確保上海國資系統在今年內退出7個行業,從行出涉爭取退出9個行業。業整億今年以來,體退上海國資已經從非金屬礦采選業、資近其他采礦業、上海造紙及紙制品業、國資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等行業實現退出,從行出涉具體涉及的公司包括百聯集團、電氣集團等上海國資13家出資企業。
上海市國資委副主任呂勇明在上述會議上指出,行業收縮調整工作需要進一步注重與產業結構調整、開放性和市場化重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三項工作結合。下一步,上海國資委還將進一步做好各項工作,確保穩妥有序地完成好行業調整收縮工作任務。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上海市國資委出資、監管的集團企業共42家,出資、委托監管的集團企業共16家。作為國資重鎮,上海國資系統存在分布面廣、行業和資本集中度較低、國資效率不高的問題。上海市國資委主任楊國雄此前曾明確指出,為了解決上海國資布局過于分散問題,今年上海市將實行橫向收縮跨度,重點調整皮革、毛皮、木材加工、造紙及紙制品等7個行業,使國資涉及的行業由79個減少到72個,計劃花3年時間減少到54個。
有退方有進。上海國資系統對行業的收縮調整工作,實際上是上海國資一直以來推進開放性重組的一個重要方面。它與上海國資推動戰略性行業和重點行業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的工作并駕齊驅,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進上海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