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7日訊(記者 楊秀峰 魏金金)“我們已組織建成了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全國期上將于近期上線運行,統C統為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和減排量提供登記、易系于近交易等服務,線運行保障市場安全、全國期上穩定、統C統有效運行。易系于近”在今天生態環境部舉行的線運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夏應顯如是全國期上說。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統C統 中國經濟網記者 魏金金/攝
此前,易系于近生態環境部曾表示,線運行將力爭今年年內盡早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全國期上近期CCER第一批方法學的統C統四類項目已正式發布。“我們從社會期待高、易系于近技術爭議小、數據質量有保障、社會和生態效益兼具的領域起步,首批發布了造林碳匯、并網光熱發電、并網海上風力發電、紅樹林營造等4項項目方法學,這是自愿減排項目設計、實施、審定和減排量核算核查的主要依據。下一步還將分批擇優發布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逐步擴大市場支持范圍。”夏應顯表示,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通過制度建設打通項目和減排量申請渠道,積極穩妥推進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各項基礎工作。一是構建了基本制度框架。二是明確市場優先支持領域。三是搭建完成全國統一的注冊登記和交易系統。
夏應顯談到,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啟動后,各類社會主體可以根據有關規定要求,自主自愿開發溫室氣體減排項目,項目減排效果經過科學方法量化核證并予以登記后,可以在市場出售獲取相應的減排貢獻收益。啟動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有利于支持林業碳匯、可再生能源、甲烷減排、節能增效等項目發展,有利于激勵更廣泛的行業、企業參與溫室氣體減排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