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聞報導,果房一位新北市有男子透過通訊軟體與鄭姓房東談妥租屋條件,東突並匯款約四個月租金後準備簽約,然變但於簽約時發現契約上出租人姓名變成了「黃鐸」,成張與男子見面簽約的淑晶則是張淑晶,男子當場決定不租並要求退還已付的房客押租金被拒絕。該案法官認為男子匯款帳號非張淑晶所有,可終男子也無法證明款項最後由張淑晶取得,止租判決男子敗訴,約嗎全案仍可上訴。果房
法院判決敗訴的東突理由是什麼?
在本次的案件中,為什麼法院會判決男子敗訴呢?
依照新聞的然變說法我們可以發現原因就出在「男子找錯人了」。民事法律關係中,成張當一個債權債務關係發生,淑晶必定會有兩造相對人、房客且也僅存在於兩造之間,我們稱之為「債之相對性」,因此當要行使債權時,就必須要找到那個真正的債務人才行。
而在這個案件中男子之所以會敗訴,是因為法官認為他匯款的帳戶戶名並非張淑晶,而且男子也沒有辦法證明這些錢最後都跑到張淑晶的口袋裡。既然沒有辦法證明錢最後都由張淑晶接收,那當然也就沒有辦法要求張淑晶把錢吐出來。
如果租到一半換房東,契約可以終止嗎?
如果租屋遇到惡房東,大家應該都會避而遠之,但是如果承租期間中房東突然變成惡房東的話,究竟有沒有辦法終止或撤銷契約呢?
如果是一開始房東就隱藏自己的身分,用化名或找人冒充自己簽約的話。由於房東是誰在一般租屋族眼中,房東的身份應該是十分重要的考量因素,甚至可能影響當事人的簽約意願。因此如果房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誘使房客簽約的話,可能可以依照民法第92條第1項,使租屋契約不成立。
如果是租屋租到一半換人呢?由於民法第425條第1項規定,當租賃物在租賃關係中移轉所有權給第三人時,原先的契約就會轉由新所有人繼續承受,是一種「法定債之移轉」。簡單地說,就是你和原屋主的契約,會自動變成你和新屋主的契約,只是這樣的移轉必須要通知房客,才會使房客受拘束(參照民法第297條第1項)。
雖然房客在「未收到通知」的狀況下,並不會受房屋所有權移轉導致的契約移轉的拘束,但由於這種情況可能並不符合其他的解除契約或終止契約的條件,應該也沒有辦法解除契約,只能透過雙方另訂和解契約的方式來解決了。
延伸閱讀
- 房租簽約要注意哪些重點?三分鐘教你判斷合約好壞
- 在外租屋不幸遇到「惡鄰居」,法律幫得上忙嗎?
- 《租事順利》:租約分為「包租代管、個人房東、企業房東版」三種類型,都是拜張淑晶所賜
本文經法操司想傳媒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