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6至 17日,年復復旦大學第五屆“創新教與學”研討會在甘肅張掖河西學院舉行。學創新教學研來自全國各地的舉行600多名與會嘉賓與代表圍繞“互聯·共享·發展”共同探討教學的創新與發展問題。
開幕式由我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年復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陸昉主持。學創新教學研河西學院校長劉仁義致歡迎辭,舉行并介紹了河西學院的年復辦學情況和復旦大學對口支援河西學院的工作。張掖市副市長王向機、學創新教學研甘肅省教育廳總督學李晶先后致辭,舉行分別介紹了張掖市歷史文化與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和甘肅省在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年復相關情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巡視員韓筠在開幕式上作重要講話。學創新教學研她在講話中對復旦大學與河西學院開創“對口支援+”這一模式予以高度認可,舉行并針對創新“教與學”提出了四點意見。年復:一是學創新教學研要理念先導,突出以學生為本,舉行以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為中心的理念;突出對接學科前沿和市場需求、基于“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的理念;突出增強學生學習內驅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理念。二是要方法指導,要改變“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增強課堂教學吸引力,追求教學感染力,提高教與學的互動力,推動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三是要評價引導,要建立基于學時、學分、學程、學位的教學管理制度,形成基于教學全過程、全方位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實施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業成績的過程評價、綜合評價、結果評價等多樣評價方式。四是要以教師為主導,要努力倡導教師做到:啟迪學生的學科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塑造學生的創造力和獨立人格。
在研討會主旨演講環節,南京大學教授桑新民以“高校課程教學信息化發展的大趨勢與攻堅戰”為題做報告。桑新民指出,變革學習比變革技術更難但更重要;關鍵是要利用信息技術將“課堂”變為“學堂”,需要協同創新,將教師團隊化、課程資源化、教學藝術化、評價多元化、管理服務化;教學過程不僅是知識消費傳播的過程,更需要成為生產的過程,激發和培養師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廈門大學教授范怡紅對包括復旦大學在內的30個國家級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運行與特色進行了分析。范怡紅認為,教師發展中心已經在推動本校教育教學改革方面起到越來重要的作用,但需要完善研修內容和方式、拓展研修對象、優化中心人員構成、激發和推動教師參與研修的主動性、厘清發展理念與定位并培養教師教學發展專業人才。
本次研討會還安排了專題討論“信息化時代的教師教學發展”,圓桌會議“中國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協作與共贏”,分會場報告“在線課程設計、評估與質量保證”,文科、理科、工科和醫科16門在線課程與混合式教學分享,以及關于如何制作、運行和管理在線課程的拓展培訓和工作坊等豐富的內容。
本次研討會是我校響應國家“進一步推進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質性舉措,是我校與河西學院合作交流的又一項重大成果,將促進河西學院和西部地區教師發展事業。
制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