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中國逐鹿發布,網上銷售處方藥將很快成為現實,藥店-藥藥日前醫藥工業企業電商聯盟和商業企業電商聯盟大會成立,企斥聯合發力角逐電商市場。巨資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牛正乾與會表示,網上現在醫藥電商增速很快,處方將來互聯網銷售藥品將占市場份額的中國逐鹿30%。2013年,藥店-藥藥藥品流通業銷售總額為1.3萬億元,企斥如果按照2013年藥品銷售額的巨資30%來估算,醫藥電商的網上銷售額還有3854億元的市場空間。盡管傳統醫藥行業的處方地位是不可撼動的,但是中國逐鹿醫藥電商的增速很快,工業企業大舉進軍電商。藥店-藥藥天士力集團、企斥揚子江藥業、以嶺藥業等斥巨資進入電商領域。
牛正乾表示,2011年醫藥電商發展的規模僅有4億元,到了2012年有了16.6億元,到了2013年已經有46億多元。當年政策利好,處方藥可以在網上銷售的征求意見稿已經出來,不僅商業企業看好電商,工業企業也青睞電商這塊蛋糕,以嶺藥業斥資5000萬元建立以嶺健康城,談及以嶺健康城如何贏得處方藥這塊市場, 以嶺健康城電商事業部總經理邵清顯得躊躇滿志:“以嶺藥業本身有醫院,一旦處方藥可以在網上銷售的政策發布,醫院處方可以外流。而且,隨著醫改的深入,將來醫藥分開,病人看完病可以不在醫院排隊買藥,直接上傳處方在網上買。工業企業網上銷售藥品省去了很多流通環節,價格相對便宜。”
有不少人認為,醫藥分開仍然不能切斷醫生和工業企業的商業利益,康德樂大藥房副總經理夏語對于工業企業做電商有自己的認識,他認為,如果將來醫療保險能夠管辦分開,商業保險公司能夠參與到醫療保險中來,那么工業企業直接和醫院合作賣處方藥,就會切斷一些因處方藥造成的利益鏈條。“將來不管是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做電商,如果由保險公司做中介,醫生不會因為藥企的賄賂而亂開藥拿回扣,這樣工業企業電商賣處方藥也就避免了行賄嫌疑。”
綠谷(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會軍認為,現在政策利好醫藥行業處于黃金時期,工業企業也在通過不同的方式破局,尋找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以嶺藥業產品種類多,該企業發展電商有自己的優勢。對于綠谷以后是否涉足電商,杜會軍表示,由于各個企業特點不同,將來綠谷涉足電商,不僅僅是銷售藥品,而且會更多關注大健康產品,并且挖掘服務內涵,做網上健康管理服務。
“現在工業企業建立健康城,做第三方服務平臺,需要協調好自己產品與其他企業產品的關系。對于同類產品,健康城是在首頁推自己廠家的產品呢,還是推其他企業的同類產品呢。另外,其他工業企業在健康城注冊,該企業會員就會暴露給做健康城的工業企業,這種競爭是否形成良性有待觀察。”北京搜藥先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英利告訴北京商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