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校服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裝設證現紡織類專業認證委員會2018年度專業認證工作安排,計工11月4日至7日,程專場考查順成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專家組對我校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進行了現場考查。利完
11月5日上午,校服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認證現場考查見面會在我校天賜莊校區紅樓會議中心舉行,裝設證現專家組組長、計工中南大學汪明樸教授,程專場考查順成專家組成員、利完武漢紡織大學張尚勇教授,校服北京服裝學院姜蕾教授,裝設證現上海踏石貿易有限公司潘進總經理,計工見習專家、程專場考查順成浙江中輝皮草有限公司馬建標總經理,利完專家組秘書、中國農業大學李輝博士,以及我校副校長蔣星紅教授,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認證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師生代表,本科教學督導委員會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
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院長潘志娟教授主持了本次專業認證見面會,并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專家組成員及蘇州大學參會人員。
蔣星紅致歡迎辭并簡要介紹了我校的基本情況、發展現狀及我校參加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情況。她指出,蘇州大學將參加專業認證與評估作為提高本科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按照專業認證的理念與要求對校內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等進行了對標。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精神,根據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趨勢新理念新要求,聚焦“培養人”這一根本使命,強化本科教育的基礎核心地位,相繼出臺《蘇州大學一流本科教育改革行動計劃》《蘇州大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方案》《蘇州大學一流本科教學團隊建設與管理辦法》等政策,持續推進“四個回歸”,進一步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
汪明樸簡要介紹了此次現場考查目的、考查方式。他指出,專業認證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抓手。專業認證以“學生為本,學生學習產出為導向,合格評價與質量持續改進”為基本理念,要求本科人才培養要圍繞學校自身特點,明確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進行持續改進,以此來提高工科人才培養的科學性、規范性。現場考查主要圍繞自評報告中未能充分反映的問題進行現場的證據查找、質詢。
按照認證程序要求,專業負責人蔣孝鋒圍繞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認證自評報告中未能充分說明的問題及專家的關注點等進行了補充匯報。內容涉及學生培養與跟蹤、培養目標修訂、課程體系與畢業要求、師資隊伍建設、支撐條件等。
隨后,專家組圍繞培養目標、畢業要求指標點的內涵、表述及可操作性,課程對畢業要求指標點支撐關系劃分的依據,持續改進的機制與流程,兼職教師隊伍的教學質量保障,本科教學經費投入,實驗室儀器的標定與計量,學生的學業指導及學風建設等情況進行了質詢,與會人員逐一進行了解釋說明。
專家組以《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通用標準》及《紡織類專業補充標準》為依據,在審閱專業自評報告、聽取補充匯報的基礎上,考查了圖書館資源、專業基礎實驗室條件、本科學生實踐教學成果展示、專業實驗室建設等,走訪了實踐基地蘇州工業園區天源服裝有限公司,訪談了部分專業教師和校、院相關管理人員,召開了學生代表座談會、畢業生代表座談會及用人單位代表座談會,查閱了專業培養計劃與部分課程教學大綱、教材、教案、試卷、教學檔案記錄、實驗報告、實習報告和畢業設計(論文)等相關教學資料和教學文件,旁聽了部分公共基礎、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對自評報告中提供的資料、數據進行了詳細的核實,完成了對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認證的現場考查工作。
11月7日上午,專家組現場考查反饋會在天賜莊校區紅樓會議中心如期舉行。汪明樸代表專家組,對此次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認證進校考查情況做出說明,并提出初步考查意見。他指出,蘇州大學非常重視專業認證工作,對專家們的考查工作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與配合。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依托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涵蓋了紡織服裝全產業鏈的人才培養體系,扎實的學科基礎和完善的學科體系為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平臺為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和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培養的學生有很強的科學素養和工程實踐能力,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歡迎。專業重視對學生的指導與跟蹤。培養目標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行業針對性強,能反映學生畢業5年左右的預期。畢業要求能完全覆蓋認證標準,落實到各門課程教學環節中,并對達成情況進行了評價。較好地執行了校、院兩級教學管理制度,建立了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并用于專業的持續改進。課程體系設計內容較科學、結構較合理,能很好地支撐畢業要求的達成。師資力量較強,教師的科研經歷和工程背景能滿足專業工程教育的要求。師資隊伍和教學資源滿足并保障了教學的需要。同時,專家組對少數學生預警幫扶措施落實,畢業5年預期的表述及職業、專業成就等方面的描述,師生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的理解,少數課程評價的改進,實習實踐環節的安排,兼職教師的質量保障,以及分校區辦學等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蔣星紅代表學校及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全體師生,對專家組為蘇州大學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進行全面把脈、診斷所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感謝,并作表態發言。她表示,專家組從七個方面對專業進行反饋,肯定的方面是對學校、學院辦好專業的鼓勵和動力,今后學校將按照專家組的建議,將專業辦得蘇大底色更鮮亮,服裝特色更鮮明,更加適合社會發展需求,培養適應行業發展的學生。對專家組指出的專業對標過程中所存在的差距及問題,學校完全贊同并全面接受。對于這些問題及建議,即知即改,對于長期性的,分步實施持續推進。她強調,專業認證現場考查雖然告一段落,但是持續改進一直在路上,我們將堅持專業的建設與學院的發展目標、學校的辦學定位相一致,在一流學科的支撐下加強一流專業的建設。
自2006年起,教育部開始在全國高校開展國際實質等效的工程教育認證。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198所高校的846個專業通過認證,分布于機械、化工與制藥等21個工科專業類。截止目前,我校已完成通信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服裝設計與工程五個工科專業認證專家組進校現場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