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從出口型轉變為內銷型,換擋期設計和制造問題不大,家具進入更需提升品牌和服務意識。出口
有家具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換擋期目前來看,家具進入我國已有不少企業正在逐漸從外銷或代工中走出,出口為提高毛利和市場空間,換擋期紛紛轉戰內銷,家具進入從純代工生產發展到設計、出口生產獨自完成,換擋期甚至開始打造品牌、家具進入自建渠道。出口每年都去參加廣州家具展、換擋期上海家具展的家具進入設計師王利民對記者表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出口消費市場,每年預計有5000億元的家居消費能力,這個市場對于國內和國外的生產商來說,有很高的吸引力,內銷市場總體上比外銷市場更有前景。對于那些原來習慣于代工模式的出口型家具企業來說,目前開拓內需市場已經不能僅僅停留于口頭喊口號。
朱長嶺說,出口轉內銷對于部分出口企業來說,產品設計和制造問題應該不是很大,近年來流行的歐美風格也正是這些出口企業所擅長的,因此渠道建設和客戶服務應該是出口企業急需加強的方面。“內需和外銷的商業模式和生態環境都不一樣。”EDIMASS內銷市場負責人江學海表示,尤其對于從訂單型的外需市場轉型而來的家具企業來說,內需市場確實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最重要的就是思想上的轉變,包括進行品牌化運作、服務意識的提高等。
轉型內銷
做品牌
近年來,在北京家居市場上打著“出口轉內銷”旗號的家具產品逐漸增多,與在本土市場上摸爬滾打了多年的家具企業相比,之前只做出口的家具企業在品牌上差距不小。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如宜華、一統、福溢等家具企業,紛紛開設獨立店面或進駐賣場,品牌知名度也有所提升。一統國際家居的前運營負責人就對記者表示,采取獨立店進行直營,有利于保證企業掌握產品的定價權以及自主研發權。但該業內人士也坦承,相對于營銷網絡的建設而言,品牌的打造則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這也是眾多轉型企業所存在的短板。某品牌家具負責人表示,出口轉內銷企業進入國內市場的時間相對較遲,品牌影響力還需要通過市場和消費者的反饋來逐步提升。
建網絡
與之前參加展會,和外國人接訂單的模式不同,如今轉型內銷市場,家具企業從純代工變成了直接面對消費者,如何把自己的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是一個關鍵問題。建設銷售渠道也是這些外銷家具企業需要重點做的功課,不論是建設獨立店還是進入連鎖家居賣場渠道,家具品牌的營銷網絡是轉型內銷必須重視的。近年來在北京五環外的許多區域建起了倉儲式的外銷家具銷售點,價格便宜質量也不錯,受到許多消費者的青睞。此外,銷售網絡中的每一個銷售人員也是全新的,如何把自己的產品更好地推薦給消費者,也是這些出口企業必須想好的問題。
代理或代工
許多出口型家具企業在轉向內銷市場時,由于轉入國內市場時間較短,尚缺乏知名度,無法顯現品牌優勢。于是對海外市場甚為了解的企業們,往往會通過代理進口品牌作為拓展內銷的一條捷徑。在品牌定位上,這些企業也往往會選擇代理在國際上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一線國際品牌,利用其影響力以快速獲得市場份額。
而代工則是專注制造型的企業,將閑置的制造能力利用起來,給國內知名品牌做代工。對于出口家具企業來說,優勢在于其龐大的生產規模和高效的生產加工能力,給本土知名品牌或在華銷售的進口品牌進行貼牌生產的優勢在于,代工品牌的渠道較為完善,市場需求量也較大,因此轉型企業的制造力能夠得以被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