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智 王悅
3月27日,正制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快訊
他表示,潘功中國歷來高度重視主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勝加國內金融安全網的強金建設始終秉承事前防范金融風險的過渡積累、事中事后快速高效處置風險的融監融穩原則,一方面,管金強化金融機構的定法定中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加強金融監管,根據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的正制變化,實時優化調整金融監管體制,微觀審慎監管,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強化處置的資源保障,發揮好債后貸款人的職能,強化金融穩定的法治保障。
“中國正在制定金融穩定法,著力構建權責對等、激勵約束相容的風險處置機制和科學合理的風險處置合理成本的分攤機制。”潘功勝表示。
同時,他還表示,亞洲國家應合作推動IMF的份額改革,盡快實現份額占比的調整,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和代表性。
在區域層面,以維護區域金融穩定為宗旨完善的《清邁協議》自2000年創立以來就不斷改革升級,在資金規模、工具、區域經濟監測上持續進步,是維護區域金融穩定的中堅力量。各方應繼續聚焦金融穩定的目標,進一步優化《清邁協議》的功能,增強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
在雙邊的層面,繼續發揮雙邊貨幣互換的積極作用。當前,亞洲的雙邊貨幣互換合作不斷加深,隨著亞洲經濟一體化的深入,亞洲的本幣結算需求上升,雙邊貨幣互換的合作規模不斷擴大,目前東盟與中日韓在區內的雙邊貨幣互換規模已經超過380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民銀行目前已經與29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和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本幣的互換協議,互換的總規模約4萬億人民幣,有效促進了跨境貿易和投資。中國人民銀行對部分國家的雙邊貨幣互換也構成了IMF牽頭的國際紓困救助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銀行愿與亞洲各經濟體繼續深化貨幣合作,為維護區域穩定貢獻力量。
在國別的層面,完善各國國內的金融安全網的建設,為亞洲經濟體提高經濟韌性和繁榮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他表示,亞洲金融安全網的建設需要各方團結協作和積極建設,中國人民銀行愿與各方充分交流,共同構建更有效的金融安全網。
編輯:徐蕓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