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 王靜)近日,從無我區召開藏蜜產業發展座談會。西藏會上,蜜蜂由四家蜂蜜企業介紹了西藏蜂產業發展的飼養上品牌優勢、經濟效益、規模聯農帶農以及下一步產業發展愿景等情況。可達
國家畜禽資源普查蜂專業組國家級專家、從無“十三五”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拉薩試驗站站長王文峰表示,西藏自治區農科院植保團隊走在西藏人工規模化蜜蜂養殖的蜜蜂前列,經歷了從基礎研究、飼養上技術研發、規模技術示范、可達人才培養、從無扶持企業到蜜源調查、西藏資源保護、蜜蜂品種篩選的發展過程。從無到有,自力更生,做大做強,歷時19年發展到如今西藏蜂產業初具規模。獨特的地理優勢形成了西藏特有的蜜蜂種質資源和中華蜜蜂地理類群,并得益于高原無污染的生態環境造就了高品質的蜂產品。自治區農科院蜜蜂團隊在蜂農培養和相關技術培訓上,一直秉承蜂群的健康飼養和高品質蜂產品生產的理念,嚴禁使用抗生素,長期堅持要求蜂農生產成熟蜜,促使西藏蜂蜜含水量少、波美度、活性酶等指標遠高于國家標準,且農藥污染、添加劑、抗生素殘留均為零。根據蜜源情況和西藏容蜂量測算,西藏蜜蜂飼養規模可達2萬群以上,能夠創造1億元以上產值,將為我區農牧民增收、農作物增產等方面作出更大貢獻。
但目前西藏蜂產業仍存在技術、人才缺乏、基礎研究薄弱、市場培育薄弱等問題。自治區農科院院長次真表示,下一步,要持續推動促進蜂產業的發展,做好相關研究。利用好資源合理開發,加強對農牧民的培訓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