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中國展暨“來自鄰人的后詩后詩光”——中國80后詩人手稿大展開幕式暨《大家》“中國80后詩人專刊”發布儀式在復旦大學圖書館舉行。四十余名中國80后詩人代表、人手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陳思和、稿大歌研復旦大學嘉潤文學發展基金捐贈人胡嘉潤,復旦以及來自校內外的大學多位學者出席儀式。
陳思和首先致辭,舉行歡迎80后詩人代表的中國展暨到來并對捐贈者表示感謝,隨后為捐贈者頒發了捐贈證書。后詩后詩胡嘉潤表示將繼續盡己所能支持文學事業的人手發展。捐贈人代表阿斐、稿大歌研胡桑、復旦桑眉分別發言,大學簡單回顧了各自的舉行詩歌創作生涯并介紹了所捐贈的資料。
嘉潤·復旦大學詩歌資料收藏中心主任、中國展暨80后詩人肖水在致謝辭中表示,復旦詩藏中心旨在建立以當代詩歌資料為中心,能勾勒出詩人個體的成就和譜系并洞見中國當代詩壇全貌的詩歌資料收藏館,并希望利用信息化技術,將所有詩歌收藏資料進行數字化整理、碎片化加工與智能化關聯,集成為開放式、網絡化的“中國詩歌資料數據庫”。此次80后詩人的大規模捐贈讓復旦詩藏中心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中心將妥善保管、整理和揭示好所收到的捐贈,為當代中國新詩的研究和創作提供支持和推力。他表示歡迎更多的詩人將其詩歌資料捐贈到復旦詩藏中心。
隨后舉行了“中國80后詩人專刊”發布儀式,復旦詩藏中心副主任陳昶代替《大家》雜志主編周明全致發刊詞,介紹了專刊的情況。
當天下午,80后詩歌研討會在復旦大學中文系舉行。復旦大學中文系朱剛教授、陳思和教授先后致辭,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劉福春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何言宏教授分別進行了報告,此后研討會分為評論分會場和史論分會場將80后的話題引向深入。當晚還舉行了“中國80后詩歌之夜——中國80后詩人朗誦、音樂會”。活動以上海師范大學研究生的二胡協奏曲《石的弦》開場。與會的40余位80后詩人朗誦了自己的詩歌作品,且有復旦詩社的社員們朗誦了復旦80后詩人們的作品。期間,著名詩人、作家、音樂人鐘立風,以及著名吉他演奏家熊馳分別表演了精彩的節目,引起了在場各位的廣泛共鳴。
所謂“中國80后詩人”,主要指出生于20世紀80年代(1980-1989年),進行漢語新詩創作的詩人。據了解,復旦詩藏中心目前已收到來自五十余名80后詩人的集中捐贈,其中包括手稿、書信、非正式出版物、照片、詩歌活動資料、實物等原始詩歌資料共計千余件,該批資料豐富而立體地勾勒了一代詩歌創作的創作歷程。此次展覽除展出以上資料中的部分之外,還對參會的四十余名代表詩人進行了簡單介紹。
制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盧曉璐、汪蒙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