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購狂歡的高收同時,網銷保險也乘機火了一把。益理益超高收益的財產網銷保險產品被眾多投資者哄搶購買。仔細調查發現,品收多款網銷保險產品標榜的沒那高預期年化收益率,是高收將實際預期收益率和集分寶折算收益率相加,產品的益理益實際預期年化收益率被模糊處理。
“雙11”網購狂歡節,財產網銷保險產品也火了一把,品收部分標榜高預期收益率的沒那高保險產品甚至遭遇投資者哄搶。不過,高收商報記者昨日發現,益理益部分預期收益率高達6%、財產7%的品收產品,存在將預期收益率刻意調高的沒那高情況。
例如,一款宣稱預期收益高達7.12%的保險產品,其預期年化收益率僅為5.32%,需加上每1000元送1800個集分寶的活動折算收益才能達到7.12%;一款昨日仍在銷售的、預期年化收益率達6%的產品仍在銷售,其保底收益僅有2.5%。
除了被“裝飾”的預期收益率外,還有業內人士表示,部分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是根據過去的數據預測的。保險分紅產品或萬能產品的未來收益都是不確定的,和保險公司實際經營水平直接相關,且標榜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一般不會寫進合同,未來能否兌現如此高的年化收益難以預料。對于保險產品,投資者應重點關注其保障功能是否符合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浮動的收益率外,部分投資者購買的高收益萬能險,還可能在中途退保時產生損失。比如上面提到的那款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的保險產品,就明確表示只有在持有滿一年后退出才是零費用。
慧擇提示:為提高保險銷售量可以調高預期收益,雖然短期內效果明顯,但是對于網銷保險行業的長期發展來說肯定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投資者在面對這些高收益理財產品的時候,還需保持理性,切勿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