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節能水平低,和節的區別確是這樣,我們很著急,綠色建筑恨不得一年就做成低能耗建筑。知道筑的組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司長陳宜明直言建筑能耗太高。和節建筑能耗目前占社會總能耗1/3。區別
建筑節能總體形勢“兩高一低”
當前建筑節能的綠色建筑總體形勢面臨著“兩高一低”。“一高”為建筑能耗總量在增長;“二高”是知道筑的組圖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 單位面積的和節能耗也在增長,“20世紀80年代,大致統計每百戶家庭的平均用電器是30多臺,現在有100多臺。”據悉,官方公布的 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能耗27.5%,實際有幅度變化,常用的說法是占社會總能耗1/3。與此同時,我國建筑能效在降低(“一低”),相應的節能標準在提高。根據我國建筑節能發展規劃,從1986年起逐步實施節能30%、50%和65%的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十一五”期間,我國執行的主要為50%的建筑節能標準,“十一五”期末逐步提高到“三步”節能標準的水平。根據《“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到“十二五”期末,建筑節能形成1.16億噸標準煤節能能力。
圖:你知道“綠色建筑”和“節能建筑”的區別嗎?
綠色建筑和節能建筑不能混為一談
社會上很多人把綠色建筑和節能建筑混為一談,兩者有本質區別,“這就使得一些不了解情況的消費者被開發商忽悠了”。陳宜明解釋,節能建筑和綠色建筑從內容、形式到評價指標均不一樣。具體來說,節能建筑是符合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這一單項要求即可,而 綠色建筑涉及六大方面,涵蓋 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室內環境和物業管理。實際上,節能建筑執行節能標準是強制性的,如果違反則面對相應的處罰。綠色建筑目前在國內是引導性質,鼓勵開發商和業主在達到節能標準的前提下做諸如室內環境、中水回收等項目。
據悉,我國目前通過 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項目有550多個, 總面積達5200萬平方米;經過能效評測的節能建筑有100多項。不過,節能建筑的管理機制尚缺最后一個環節,前期有設計施工審查,交付有竣工驗收,唯獨在能效標識上沒有強制手段。“如果有消費者對項目的65%節能指標不認可,測評機構的法律效力就很重要了。“現在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都在抓緊解決。”陳宜明表示。
圖:你知道“綠色建筑”和“節能建筑”的區別嗎?
可再生能源利用首選太陽能光熱
針對可再生能源利用,陳宜明有個排序,首選 太陽能光熱,其次是 太陽能光電,第三是土壤源 熱泵、空氣源熱泵、海水源熱泵等。理由很簡單,“太陽能光熱技術比較成熟,用起來簡單”。即便是太陽能熱利用,也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實現建筑一體化,解決整體美觀和安全使用的問題,如集熱裝置可嘗試作為建筑部件而不能像“貼上的膏藥”;二是提高產業化水平,涵蓋零部件生產、管線鋪設、部件安裝和售后服務。
(責任編輯: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