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金秋時節,豐收曲處處碩果累累。各地電商推廣、奏響金融助力,金秋農戶產銷不發愁,時節碩果致富增收有保障。處處
在河北張家口涿鹿縣,累累萬畝葡萄進入了成熟季。豐收曲葡萄種植基地里,各地一串串葡萄壓彎了枝頭,奏響工人們采摘裝箱,金秋一箱箱葡萄集中稱重并運輸銷售。時節碩果為了保證葡萄豐收增產,處處涿鹿縣積極組織農戶實施好葡萄套袋、累累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措施,豐收曲高標準建設兩個萬畝優質葡萄生產基地。目前,涿鹿縣全縣葡萄種植面積達到7.1萬畝,年產量達到12萬噸,年創產值6億元。
秋風送爽,刺梨果飄香。在貴州省龍里縣谷腳鎮茶香村,村民們穿梭在林間采摘刺梨,不一會兒,一個個籮筐就被裝得滿滿當當。目前,龍里縣刺梨種植面積達10.5萬畝,已經形成了集刺梨種植、生產、銷售、科研于一體的刺梨全產業鏈。刺梨成為龍里一張亮麗的名片,刺梨果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
在新疆圖木舒克市,當地嫁接的紅棗新品種蟠棗也迎來了豐收采摘季。一顆顆青紅相間的棗掛滿枝頭,棗農們忙著采摘裝箱。蟠棗因外形像蟠桃而得名,是一種鮮食棗品種,每畝蟠棗產量可達600多公斤,每畝產值達到近2萬元。目前,圖木舒克市已經成立了蟠棗種植合作社,并與當地電商協會合作,以“傳統銷售+電商推廣”的方式,不斷拓展蟠棗銷售市場。
眼下,正是河北遷西板栗收購的時節。劉文杰是遷西縣上營村板栗收購商,經營著一家板栗合作社,最近資金周轉一時出現了缺口。當地郵儲銀行的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及時聯系到了劉文杰,經過嚴格審核后,很快為他發放了一筆165萬元的“冀農擔”純信用貸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據了解,這兩年,當地累計為160多戶板栗種植戶和收購商提供貸款資金1.2億元。
各地抓緊機械化作業 加速收獲進度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全國秋糧已收獲58.6%。各地正在抓緊機械化作業,加速收獲進度。
眼下,吉林公主嶺的大豆正在集中收獲。聯合收割機將大豆直接脫粒,秸稈進行粉碎還田。通過持續推廣秸稈還田、米豆輪作等技術模式助力糧食穩產增產。
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的1萬多畝花生進入豐收季。當地農業部門成立了專家服務隊,同氣象水利等部門共享信息,隨時為農戶提供指導服務。同時,調集40多臺花生收獲機開展機動作業,幫助農戶提高收獲效率。
眼下,山東省臨邑縣的84萬畝秋糧已收獲過七成。2023年,當地著力推廣新技術,解決以往高密度種植時出現的植株小、易倒伏的問題。在德平鎮,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家正在對采用了新技術的玉米試驗田進行測產。結果顯示,試驗田平均畝產達944公斤,比普通地塊增加11%。
安徽省肥西縣的80多萬畝水稻已經收割了三分之一。預計,全縣水稻平均畝產可達1100斤以上,相較2022年增產明顯。由于收獲初期遭遇持續陰雨天氣,為了趕上收獲進度,當地對收割機的割臺高度等進行了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