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陽春 通訊員 張喜兵
人才是人才池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家新均金融資源正加快流向各類“人才池”。增上
9月28日,市和水加速涌在2023年湖北省“人才服務月”金融服務人才培訓會上,過審全省24家金融機構帶來了49個含金量較高的企業人才投資、貸款、科技保險、型企擔保等金融產品49個,業金并現場與創新創業人才高效對接。融活
把人才智力變成“真金白銀”
光谷作為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人才池吸引眾多海內外優秀人才來此創新創業。家新均在這里,增上康圣達醫學、市和水加速涌賽維爾生物、過審小藥藥醫藥、夢芯科技等數百家科技企業,憑借著公司的高科技人才就拿到了建設銀行、漢口銀行、武漢農商行等銀行推出的“人才貸”貸款。利率優惠的人才貸款,為企業創新注入了源源活力。
“不論人才是公司的所有人、股東還是主要研發人員,都可以為公司申請信用貸款,還能享受利率優惠。”漢口銀行科技金融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行“人才貸”面向國家、湖北省及武漢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包括兩院院士、湖北省“楚才引領計劃”、武漢黃鶴英才、武漢城市合伙人等人才,把人才智力變成助力企業發展的“真金白銀”。
武漢農商行針對各類人才創辦的重點科創企業采用名單式跟蹤服務,重點關注企業專利、核心技術、未來成長性,推出了“知識產權質押貸”“瞪羚貸”“上市貸”“專精特新貸”等20余項產品,全周期覆蓋、差異化滿足不同階段科創企業的融資需求,助力科創“小苗”成“大樹”。至今,該行已服務了200多家瞪羚企業、50多家上市“金種子”企業。
在融資擔保領域,為了幫助科技企業降低融資門檻,我省已經構建起覆蓋全省、上下聯動的專業化科技融資擔保體系,精準服務人才創辦科技型小微企業。截至8月末,全省科技融資擔保在保項目8502筆,在保余額255.1億元,同比增加124.5億元,同比增長95.3%。
疏通融資通道,打破銀企雙方信息不對稱是一個重要方面。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牽頭建設的湖北省中小企業融資信用平臺“鄂融通”平臺,已歸集5.95億條涉企數據。依托“鄂融通”平臺建設的“人才專區”,已提供50余款服務人才、科創型企業的線上融資金融產品,并向入駐金融機構推送重點人才創辦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3000家企業信息,幫助金融機構快速觸達企業。
重點人才企業成上市主力軍
9月25日,武漢友芝友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本次上市,友芝友生物的發行價為16.00港元/股,募資總額1.76億港元。
友芝友生物上市,是我省資本市場服務人才企業快速發展的最新成果之一。位于光谷生物城的友芝友生物,致力于開發用于治療癌癥相關并發癥、癌癥及老年性眼科疾病的基于雙特異性抗體療法,研制創新藥物。該公司成立于2010年,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為海歸科學家周鵬飛博士,曾獲“黃鶴友誼獎”“3551光谷人才計劃”等多項人才榮譽。上市前,公司獲得武漢高科、湖北科技投資集團、光谷金控等投資機構的股權投資,累計募集資金數億元。
近年來,我省各類人才創辦企業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下,加快成長壯大。今年以來,全省新增上市和過審企業14家,其中科技型企業占比達100%,境內首發上市企業融資額達83.91億元。
我省推進更多人才創辦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截至目前,全省“金種子”“銀種子”企業已經有1150家,其中以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為重點。
當前,我省正深入實施“楚天種子”行動,制定了支持企業加快上市的政策體系,把優化企業上市和資本市場服務納入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推動各類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企業跑出上市“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