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經濟”是開放圖強的浙江精神在產業發展浪潮中激發的回響。當海寧中國皮革城跨越大江南北,當北京、米蘭的時裝周上“時尚海寧”閃亮登場,人們不禁要問:這個“地瓜經濟”蓬勃生長的樣本,為什么來自錢江北岸的海寧?
向海而生的海寧,開放的姿態與生俱來。早在半個多世紀前,海寧制革廠就自主研發鉻鞣綿羊皮服裝手套革,打開了中國皮革工業第一個成品外貿之門;40年前,來自海寧的豬皮絨面服裝革技術曾火爆國際市場,創下了數億美元外匯。
秉持開放的視野,從成立之初起,海寧中國皮革城向著打造“全國時尚第一城”的目標穩步邁進。
30年向下“扎根”,海寧的土地孕育了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產業鏈條,形成了亞太地區皮革服裝行業最大的設計創意、生產加工、時尚展示、品牌孵化、產品營銷以及相關衍生產品交易基地。
30年做強“藤蔓”,“海寧皮裝時尚萬里行”“京杭古運河 海寧時尚風”“奧運北京 時尚海寧”……一次次“走出去”的探索,讓全國認識了海寧;北京、株洲、鄭州、成都、重慶……以海寧為總部、輻射全國9地的連鎖網絡落地開花,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跨界融合、產業抱團的新發展模式令全產業協同發展進入“快車道”。
30年走向世界,從上海CHIC展、深圳FS博覽會等國內外知名展會到全球各大時裝周,“海寧制造”都是常客。

一個產業的崛起,以集聚為主動力。作為全球唯一一個提供全產業鏈服務的皮革專業市場,海寧中國皮革城的戰略眼光從未止于銷售終端。上世紀90年代,海寧市“興海工程”企業評選中,就有10家皮革企業入選。從制革到制衣,海寧本地皮革產業集群的實力已經位居全國前列。
而今,依托本地產業基礎,海寧中國皮革城建立起日趨成熟的品牌成長體系,將產業的輻射力延伸至面輔料供應、時尚創業園、廠房租賃、設計研發、時尚發布、時裝批發、總部商務、會展外貿、電子商務等領域。截至目前,海寧皮革時尚產業擁有相關企業7600余家,自有品牌5000余個,包括中國馳名商標4個,皮革時尚產業年營業總收入超500億元。一個以皮革、皮草為主導,面向四季全品類服裝延伸的品牌集群已經初具規模。未來的海寧中國皮革城將朝著產業鏈更完善,工藝品質、設計研發引領全國,穩居行業龍頭地位,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的四季服裝品牌集群全面奮進。
走進今天的皮革城,實體交易市場業態升級方興未艾,不遠處的潮品薈FDC項目即將拉開帷幕。這座融合時尚產業、商務、娛樂、休閑、餐飲、社交、體驗、零售、打卡等復合業態的全維度時尚產業商辦中心,劍指下一個品牌新高地。
走進海寧中國皮革城設計基地,72幢企業設計大樓鱗次櫛比;設計師長廊特色鮮明;工業設計大廈、風尚設計中心屹立其中……在這里,數十名“金頂獎”獲得者、全國十佳設計師以及1000多名專職設計人員在此集結,180余家設計企業(中心)和設計工作室相繼入駐。
時尚潮流的最前沿,總是與國際大都市相綁定。這些時尚經濟的天之驕子,為什么紛紛青睞海寧?
海寧皮革產業曾依靠材料創新取得輝煌,但早在全行業競爭剛剛起步的年代,海寧就將“時尚”和“設計”作為提質升級的主要著力點,一馬當先亮出了“海寧設計”的金名片。2007年,皮革城就引進了省級研究院——海寧皮革研究院;2009年,投資興建總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的海寧“皮革城品牌風尚中心”。
一幢樓,能產生多少效益?2021年,海寧中國皮革城電商直播基地啟用以來,月均開播2000余場,銷售額高達166.13億元,成為嘉興唯一的“省直播電商產業基地”。
在數字經濟大潮中,皮革時尚產業的弄潮兒從未怯場,手把紅旗踏浪前行。經過持續不斷培育,電商產業基地運營面積達16萬平方米,入駐大型供應鏈、平臺商家600余家,招募主播2000余人,孵化粉絲量10萬以上主播超百人,粉絲總數超9000萬,實現了淘寶、抖音、快手等線上主要平臺全系覆蓋,并通過建設B2B“皮城云批”、“潮來CLUB”等線上平臺,組建供應鏈、MCN、皮城物流團隊,設立質檢化一體運營中心(QIC倉),形成了線上線下數智化發展的良好氛圍。
線上線下交易渠道一體,產業服務也在一體化賦能,以“潮來”平臺為橋梁,海寧整合起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為數以萬計的企業和客商創造商業服務場景。而今,全過程動態化管理的數智化市場運營管理平臺、實現商場式購物體驗的數智消費服務平臺,正蓄力迸發,賦能實體經濟,助力海寧皮革城打造專業市場常青樹;以“大數據+管理”服務體系為主要支撐的數智化園區“智慧大腦”、可承接國際面輔料展和皮革博覽會等展會活動的數字產業服務平臺……隨著一個個平臺在時代大潮中脫穎而出,“中國皮革”新一輪的突圍以數字經濟為強勁引擎,全面加速產業升級,打造常青產業。
面對新的時代之問,海寧正進一步加快千億時尚產業集群建設,進一步重振海寧傳統產業輝煌,進一步發出提振企業家信心的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