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陽在線消息 2019年12月31日下午,詩與遠方文體教育界別的文旅委員從如何進一步彰顯新時代樅陽文旅氣象、鄉村旅游如何盤活升級、融合破解鄉村教育的滋養“痛點”等方面建言獻策,暢談感想,詩與遠方共敘發展大計。文旅
“九轉千回,融合蜿蜒而上”的滋養浮山,“青鳥百囀、詩與遠方殷勤為探看”的文旅白云巖,”蟹肥魚美、融合碧波萬頃“的滋養白蕩湖,“群英薈萃,詩與遠方家風敦厚”的文旅樅陽名人,”既有講頭,融合更有看頭”的樅陽文化……如何利用好獨特的資源稟賦優勢,搶抓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機遇,全力推進全縣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委員們直面問題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會場氣氛熱鬧又不失嚴肅。
謝思球委員以講好樅陽故事為主題提出針對性建議,傳承和弘揚樅陽優秀傳統文化,結合市開展的“傳育立行”教育工程,用樅陽故事凝聚全縣干群的精氣神,充分迸發全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與高校合作,定期舉行各類高水平的文化論壇;“名家看樅陽”常態化;培育、命名一批文創工作室,讓傳統文化通過創意變成文創產品,推動樅陽由文化資源大縣向文化產業強縣轉變。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各地文化和旅游工作風生水起,打造樅陽樣板,趁“熱”升級樅陽文旅勢在必行。周曼雄委員就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提出建設性建議,留住鄉村之“魂”,賦予鄉村旅游更多魅力才能引“爆”廣闊鄉村市場。要立足鄉村實際,堅持千村千面,打造個性化、差異化的旅游品牌,才能為鄉村旅游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詩與遠方”樅陽皆有,文旅融合方能“玩轉”。吳舒委員就完善和提升“名人故里游”精品線路提出操作性強的建議,尊重歷史和與時俱進并舉,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舉,讓名人故里游“火”起來,“萌”起來,“燃”起來,使名人故事在深厚的歷史沉淀中發揮出新的歷史光輝。(吳玉婷)
稿件來源: 樅陽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