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拉河西班牙薩克拉河岸(Ribeira Sacra)的葡萄酒莊主人們“叫苦不迭”,原因是薩克這里的葡萄酒被狂熱的葡萄酒愛好者們“洗劫一空”,而大批的拉河訂單還依然源源不斷地從網絡上涌來,酒莊的葡萄工作人員已經忙壞了!究竟是薩克什么原因使得這里的葡萄酒如此之火?
原來,在最近由美國國會西語裔中心(Congressional Hispanic Caucus Institute)舉行的拉河西語文化節(jié)(Gala de la Hispanidad)上,一款來自該產區(qū)的葡萄葡萄酒成為晚宴的指定用酒,被美國國家領導人奧巴馬(Obama)用來款待重要賓客。薩克這一舉動使得這款來自卡琴酒莊(Cachin Wineries)佩薩德列園(Peza do Rei)的拉河門西亞(Mencia)葡萄酒一時間洛陽紙貴,而酒莊所在的葡萄薩克拉河岸產區(qū)也因此備受關注,成為美國各大酒商爭相投資的薩克對象。
事實上,拉河這款被稱為“奧巴馬之酒”的葡萄西班牙葡萄酒之所以能在美國大火,不僅借助了總統(tǒng)的名人效應,更得益于該產區(qū)葡萄酒自身的獨特魅力與這些年來西班牙酒商們在海外市場的辛勤耕耘。早前,電影《杯酒人生》(Sideways)捧紅了黑皮諾(Pinot Noir),擁有相似風格的薩克拉河岸產區(qū)葡萄酒借勢打開了市場。2008年以來,該產區(qū)的葡萄酒多次獲得了美國權威酒評家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給予的高分評價,并且不少酒款都得到了知名葡萄酒媒體《葡萄酒倡導家》(The Wine Advocate)和《酒窖視野》(View from the Cellar)的力薦,是以該產區(qū)的葡萄酒在市場上的人氣日益攀升。另一方面,該產區(qū)的葡萄酒生產商和貿易商一直在積極地開拓海外市場。以朋達帛加酒莊(Ponte Da Boga Winery)為例,該酒莊的市場化運作遍布全球多個大洲,其葡萄酒已經出口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中國和菲律賓等多個國家,接下來,酒莊還將在英國、德國和挪威大力開拓疆土。當然,北美市場依然是該產區(qū)葡萄酒的主要目標。據統(tǒng)計,該產區(qū)每年出口的192,7000升葡萄酒中有104,700升銷往美國。
這個在美國賣得火熱甚至得到了總統(tǒng)青睞的產區(qū)和酒莊究竟有何來頭?
薩克拉河岸產區(qū)坐落在西班牙加利西亞自治區(qū)(Galicia)的中心,沿米諾河(Mino River)和西爾河(Sil River)兩岸延伸,是當地一個歷史十分悠久的葡萄酒產區(qū),其釀酒歷史可追溯至羅馬時代。直至今日,依然有大量的羅馬式建筑散落在產區(qū)各處,成為當地一大特色。產區(qū)內的葡萄園多分布在米諾河和西爾河兩岸陡峭的斜坡和梯田上,險峻之處的坡度可至85度,因而園內絕大多數工作只能依靠人力完成。不過陡峭的地勢也為葡萄園帶來了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排水,因而能夠產出品質十分出色的葡萄果實。不同于加利西亞自治區(qū)的其他產區(qū),這里以出產紅葡萄酒而著稱。產區(qū)內種植的葡萄品種主要是門西亞葡萄,此外,還有少數的布蘭塞亞奧(Brancellao)和梅倫薩奧(Merenzao)葡萄。
奧巴馬所挑選的這款酒來自佩薩德列葡萄園。葡萄園位于一片被古老石墻環(huán)繞的林地當中,最開始曾作為西班牙國王里昂(Leon)的私人狩獵場和一項收入來源,其興廢與所在產區(qū)的榮衰緊密相依。上個世紀90年代,隨著薩克拉河岸地區(qū)開始逐步確立自己的產區(qū)身份,當地最早種植葡萄的家族之一的恩里克斯家族(Enriquez family)重操舊業(yè),在艾多河(Edo River)畔的8英畝葡萄園舊址上建立起卡琴酒莊。在這片面朝正南方的階梯狀頁巖斜坡上,酒莊悉心照料著4種極具本土特色的葡萄品種——紅的有門西亞,白的有格德約(Godello)、塔佳迪拉(Trajadura)以及阿爾巴利諾(Albarino)。如今,酒莊外圍那建筑于中世紀的城墻已逐漸斑駁坍塌,但酒莊卻憑借的葡萄酒在國際上建立起響亮的聲譽。(文/Soph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