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增速緩慢大工具人才吸引乏力。民營人從哪里來?這已經成為困擾民營醫院管理者的醫院頭號問題。尤其是留住歲末年初,人才大工具流動壓力越來越大。為了吸引和留住醫院內的民營優秀人才,醫院的醫院管理者們曾經做過很多的嘗試,要么升職、留住要么加薪大工具要么承諾未來,民營這類措施的醫院效果卻越來越弱。那么,留住存不存在什么簡單大工具方法或工具,來留住醫院的民營人才呢?
一、與醫護多交流工作感受
曾有一份權威的醫院職場調查數據顯示,接近四分之三的的員工(包括部分管理者)其實對工作都投入不足。很遺憾,大多數醫院管理者漏掉了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的關鍵信息,更不用說要如何讓他們積極努力的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
在我們訪談過和服務過的一些民營醫院內,可以發現那些人才流失率低的組織的醫院管理者,他們都在無意識中做對了一件“小事兒”:他們會問醫生或者護士他們在工作中的感受。當問這個問題并借此進一步溝通時,會吃驚的發現通過這個小問題,能夠得到很多關于這些人才有價值的信息,這對醫院日后留住他們中最好的人才非常有幫助。
針對這件不起眼兒的“小事兒”,民營醫院管理者們可以像下面這樣去展開和實施。要經常去了解團隊狀況,把不定期詢問員工“在醫院工作是否開心,以及我該怎么做才能更開心。”放到長期的重要非緊急工作清單中。這樣做之后,你會發現只要和團隊成員針對以上兩個問題展開對話,就能讓員工明白團隊的管理者是支持他們的。而且,你還能知道員工真正面臨的問題并為他們指明方向并加以輔導。
二、幫助員工解決問題
對員工的工作狀態和感受有了初步了解后,可以通過輔導幫忙提升員工的績效,而且也能提高他們對工作的滿意度。這個“小問題”有時也可以對一些人才可能會有的異動狀況做到提前預警,讓管理者能在問題變得過分棘手之前提早處理。
比如,有家民營醫院管理者和我們分享,他團隊內有一位即使是在懷孕時也表現出色的員工,在生完小孩兒后變的沉默寡言、效率低下。通過那兩個問題和她溝通后發現,她非常想要做好現在的工作,和生產之前表現同樣的狀態,但生完孩子后,職場媽媽這個新身份給她帶來很多挑戰,她坦承,設法同時兼顧兩種角色而做不到的時候,讓她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員工。
在了解狀況后,這家醫院的管理者首先先給予她相對寬松的工作時間,這樣在這個特殊時期她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和剛出生的小孩相處,這個決定,非常直接的改變了她當前的處境。他們又共同討論出符合雙方需求的工作安排,并通過約定好的定期溝通,管理者能確保她的工作表現符合甚至超出預期。這樣,她就能把工作之外的時間全神貫注地照顧小孩。分享的最后,這個管理者說:“如果我當初沒有問她,根本就不可能會知道她的工作上產生的那些變化到底是因為什么。”
在醫院的員工中有很多人都把工作排在了第一位,有時甚至照顧不到自己的家庭或者身體。一個同行朋友早前和我們分享過這樣一件事兒,在一次醫院常規的業務討論會(會前預告了開始和結束時間)前,部門內有個員工告訴她的主管,今天孩子要開家長會,但是老公出差,所以她必須得在三點會議結束時就馬上走,要不就趕不上了。到了三點十分的時候,討論仍很熱烈,會議絲毫沒有要結束的跡象。這個時候她的主管小聲告訴她,“沒關系,最好現在就趕緊走吧,還來得及去參加小孩兒的家長會”。她露出感激的微笑,悄悄的離開了會議室。
三、收獲人才留駐
大部分人才的離職都和直接領導有關,留下人才也和領導有關。甚至可以極端的理解他們不是為了醫院工作,而是為了他的管理者才留在醫院工作。曾有不止一位員工告訴我們的訪談對象,他們是因為他才留在了這家民營醫院。
“這些優秀的人才,隨時都能在別處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秘訣沒有什么,他說只是偶爾花了一點點時間問問員工開不開心,著份精力和時間上的投資非常值得。因為相較于員工離職而他必須花費大成本重新招聘并且讓新人適應團隊和工作,這份小投資獲得回報相當的大。
各位民營醫院的管理者們,假設你的團隊成員大部分都是表現優異、高度自我激勵的人才,你很希望能留住他們,那么,以下的計劃可能會幫助你監測并提高他們對工作的投入程度:
在日程表固定(每個月或每季度)都寫下相同的待辦事項,也就是要詢問員工工作是否開心,以及你能做些什么讓他們工作得更愉快。千萬不要等到年度檢查或者績效面談時才進行問這些問題,到那個時候會發現,也許一切都太晚了。
確保溝通渠道順暢,以便在問題徹底惡化之前為他們提供支援并解決問題。
幫助所有團隊成員管理自己的專業職責,讓他們能兼顧個人需求的同事在工作中也能專心工作。
持續詢問近況。不要以為只要問過員工一次他們是否開心,就能掌握所有信息。職場內、外的環境會持續改變,感覺也會隨之持續改變。
請記住,各種關系都是從一點點小事兒建立起來的,并且經過長期累積后會產生重大影響。體貼地讓員工先離開會議去參加孩子的家長會,這本身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它肯定了員工個人需求的重要性。整體來看,很多小事兒累積起來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民營醫院的管理者,要想保留并激勵人才,就要做到鼓舞他人,而不是打擊他人的士氣。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產生巨大的影響。
來源:松果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