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問診筆者在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現,市紀門診大廳摩肩接踵、委監委主擁擠不堪排長隊等待交費的動改短醫場景沒有了,現場體驗到的變長是在處方單上掃碼交費后直接到藥房取藥。可以說,問診群眾反映的市紀醫院“三長一短”問題經過市紀委監委等相關部門的專項整治后有了顯著的成效,既方便群眾,委監委主又緩解醫患矛盾。動改短醫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變長其落腳點就是問診為民辦實事。2021年4月初,市紀市紀委監委面向社會征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事項時,委監委主不少群眾反映,動改短醫就醫過程中的變長掛號排隊時間長、看病等候時間長、檢查排隊時間長、醫生問診時間短的“三長一短”問題突出,希望紀檢監察機關幫助解決。
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市紀委監委經過專題研究后,派出工作組到各大醫院與患者、醫護人員面對面開展專題調研,發現“三長一短”問題在全市各大醫院較為普遍。很多時候,患者一般要等待一兩個小時,尤其是抽血、核磁共振、B超、耳鼻喉鏡等檢查項目等待的時間就更長了。在全面深入掌握情況后,市紀委監委將“三長一短”問題納入“民生實事計劃”和領導班子成員認領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清單,全力協調督促各大醫院立即進行整改。
“從客觀條件上來看,病患數量大、醫療資源緊張是形成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但我們在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上滯后,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市紀委監委的督促下,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及時開展自查自糾,形成問題整改清單,整合硬件資源,借力大數據系統,“點對點”精準施策施治。通過完善門診預約制度,采用現場、電話、官網、微信等方式,為專家門診、普通門診、慢性病門診及出院復診的患者提供掛號、預約診療等服務;通過彈性排班提高專家、骨干醫生的出診率,全面提高門診專科的診療水平。與此同時,進一步強化發揮巡查機制作用,常態化開展行政值班巡查,針對群眾最關心和最迫切的問題進行摸排和整改;開通微信評價通道,在門診大廳、電梯口等顯眼處設置問題投訴箱,提供線上、線下就醫反饋評價服務,收集群眾就醫體驗意見及建議,進一步強化作風建設,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優化服務。
“現在到市第一人民醫院看病,既方便又快捷,必須點個贊!”由于一系列舉措的順利實施,如今,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掛號時間縮減至3分鐘左右、就診等待時間縮減至3分鐘至25分鐘,大部分常規檢查項目都能在30分鐘以內完成,醫生問診時間也根據不同病情進行了優化調整。經過半年來的實踐,“三長一短”變成 “三短一長”,患者就醫問診滿意度達到了93%,各種變化讓廣大患者豎起了大拇指。
“群眾的認可是對我們的最高獎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和衛生部門的協調聯動,在全市范圍內推廣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經驗和做法,把實事辦得更實。
(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