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洋館、北京石景山自來水廠、座建筑屋地鐵15號線馬泉營車輛段等9座建筑的面光屋面將能“留住”陽光。近日,電年底并北京市發改委批復了北京海洋館、北京石景山自來水廠等9個光伏發電項目。座建筑屋9個項目計劃于今年年底前相繼完成并網,面光預計年發電量1300萬千瓦時,電年底并相當于每年節省約3500噸標準煤,北京為本市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有力支撐。座建筑屋
光伏發電是面光本市資源潛力最大、開發利用基礎最好的電年底并可再生能源品種之一。今年3月,北京市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了《光伏發電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座建筑屋通過規劃引導、面光資金支持、強化管理等綜合措施,提升全市光伏發電發展質量。基礎設施、公共機構等領域光伏項目涵蓋范圍廣,社會關注度高,示范性強。這9個項目充分利用城市建筑、基礎設施等資源,降低用電成本。
其中,石景山自來水廠濾池設備間及配電池、濃縮池、清水池等建筑屋面將建設光伏發電系統,裝設560瓦單面單晶硅光伏組件2324塊,裝機容量1.3兆瓦。建成后,將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并網模式,主要為自來水廠提供可再生能源電力,年均發電量為139.86萬千瓦時。同樣,北京海洋館屋面安裝的光伏發電系統裝機容量2.07兆瓦,年均發電量為231.85萬千瓦時,主要為北京海洋館提供可再生能源電力。
此次獲得資金支持的項目還有潞城全民健身中心、高安屯再生水廠、北京地鐵15號線馬泉營車輛段、平谷區大興莊鎮科技農業植物園、百度產業園光伏發電項目等。
這9個項目計劃今年年底前相繼完成并網。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9個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超11.4兆瓦,預計年發電量1300萬千瓦時,折合每年節省約3500噸標準煤,可進一步提升本市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和可再生能源應用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