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停靠按照國際慣例,口加來往船只在途中要求加油,保稅所在國港口不得拒絕。燃料
海關總署28日披露,油價油圖隨著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低于我國沿海保稅船用燃料價格出現低于鄰近日本港口的鄰國現象。今年3月,國際國港我國北方保稅180CST燃料油價格約為580美元/噸,同期日本保稅180CST燃料油價格約為600美元/噸,價差達到20美元/噸。
海關總署人士告訴記者,由于集裝箱船只來往頻繁且航程較短,因此對航線上的保稅燃料油價格非常敏感,它們當然會選擇售價低的港口加油。
海關總署披露,受南美保稅燃料油資源供應緊張,價格高企的影響,往來亞洲和南美地區運礦產的海岬型船,以及許多巴拿馬籍船舶紛紛停靠我國港口要求加油。
有關數據數據顯示,我國成品油出口繼續增長。1-5月,我國出口成品油647.9 萬噸,價值48.5億美元,分別增長0.2%和38.6%;出口平均價格748.3美元/噸,上漲38.4%。5月當月我國出口成品油163.9萬噸,價值12.3億美元,分別增長34.5%和72.5%。
其中,特別是燃料油的出口大幅增長。1-5月,我國出口燃料油251.9萬噸,增長1.2倍,占同期我國成品油出口總量的38.9%。同期,我國出口煤油212.1萬噸,增長26.6%,占32.7%。
與此同時,國內市場再現油荒。海關總署人士表示,目前,國內外成品油價格倒掛加劇,導致部分企業惜售心理嚴重,租用商業油庫,增加成品油儲存。
今年6月初,不但華南地區的“柴油荒”現象比較突出,北京、上海等中心地區的部分加油站,也出現了停供、限供柴油的現象。眼下正逢全國進入農忙用油旺季,原本緊張的成品油供應壓力更加突出。
對此,海關總署明確表示,應該采取措施,嚴格控制成品油出口;并加快步伐,分階段改革成品油定價機制,保障國內成品油供應。
中石化人士表示,我國將成品油價格維持在較低水平,本來是要照顧國內的低收入人群,卻讓國際來往的商船“揀了便宜”,這種局面對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