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預測,又醫院集營醫院或未來還會有更多民營醫院企業選擇“赴港上市”……
“三闖港交所”
又一民營醫院企業預備赴港上市
又一家民營醫院企業計劃赴港上市了!團預
10月8日,備港港交所披露,股上港上廣東知名民營醫院企業“國丹健康醫療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丹健康”)”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市未市潮
據了解,年民這次申請,將掀應該是起赴國丹健康第三次向港交所遞交申請:去年8月和今年4月,國丹健康曾先后兩次遞表,又醫院集營醫院或但直至近日才再度更新IPO信息。團預
據招股書等公開資料顯示,備港國丹健康始創于1998年,股上港上主營醫院管理、市未市潮生物制藥、年民科技研發,將掀以及醫藥器械銷售,目前在廣東省擁有并經營一個由五家營利性民營醫院組成的網絡。其中,4家綜合醫院“仁康醫院、羅崗醫院,雪象醫院、健安醫院”位于深圳;1家中醫院“國丹中醫院”位于中山,5家醫院共計擁有389個登記床位和368個運營床位。
2019年全年,國丹健康共創下2.15億元人民幣的綜合收益,其中,門診服務收入約占據集團總收入的54.5%。依照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在中國廣東省的民營綜合醫院中,國丹健康醫療旗下醫院的就診人次總數排名第四,占市場份額約2.2%;按廣東省綜合醫院的醫療服務收益計,集團排名第九——“過硬”的營收基礎,也給了國丹健康足夠的上市底氣。
至于國丹健康三闖港交所“赴港上市”的目的,國丹健康此前公開的招股書表明,集團希望通過IPO募集更多資金,聘請人前,升級醫院現有的醫療設施、設備、環境及科技系統,同時有目的地擴充公司旗下4家醫院發展面向老年群體的健康管理、康復服務,還有醫養結合服務。集團未來也有意愿收購國內其他醫療機構,將資金充分利用于與外部醫療機構的一些合作項目。
但是另一方面,也有資料指出,國丹健康大部分收益是通過向社保計劃承?;颊咛峁┽t療服務及產品獲得的,區域依賴性很高,且背負著收購健安醫院產生的巨大無形資產,存在著很多不穩定因素。
上市潮下,“赴港”醫企還會更多
事實上,除了國丹健康以外,今年開年至今,選擇“赴港上市”的民營醫院企業也有不少。
6月29日,中國最大的腫瘤醫療集團“海吉亞醫療控股有限公司”于港交所正式掛牌;緊接著7月13日,華中最大的縣級民營醫院宏力醫療管理集團也于港交所敲鐘;8月11日,溫州最大的牙科醫院中國口腔醫療集團有限公司二度遞交赴港上市申請——三個月接連發生3起上市事件,風風火火開啟了2020年國內民營醫院的“赴港上市潮”。
據“民院院長俱樂部”不完全統計,近些年來,除了前文提到的4家醫院公司外,“赴港上市”的醫服企業還有錦欣生殖、鳳凰醫療、和美醫療、康寧醫院、康華醫療、新世紀醫療、弘和仁愛等一大批知名集團。
“醫森資本”創始人洪浩淼也有文章分析,目前營利性醫療機構赴港上市的優勢在于上市阻礙比A股小,適合凈資產不多、輕資產運作的醫療服務機構參與。2013年之后,港股市場作為醫療服務企業的上市之地已經越來越成熟,香港主板也逐漸形成了醫療服務企業的板塊效應。
由此看來,未來選擇赴港上市的民營醫院可能還會更多。
近年來,全國及地方,鼓勵社會辦醫連鎖化、集團化、品牌化發展的利好新政層出不窮。醫療機構幾乎是迎來了最好的融資上市時期。但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拋售前些年入手的醫院資產。這不禁讓人們看到了近幾年醫院投資出現的泡沫。
過億資金打水漂的現象并不罕見,無論是投資人還是醫院管理者,均需要對市場的局勢和機遇有清醒的分辨力。在考慮到醫院技術水平的同時,也要考慮到醫保、地域是否對民營醫院形成了制約。
參考資料:
智通財經網《民營醫企國丹健康醫療控股三闖港交所》
診鎖界《逆風沖擊IPO,廣東第二大民營醫院集團“國丹健康”再次遞交上市招股書》
洪浩淼《未來幾年,一批醫療服務企業將赴港上市!》
來源:民營院長俱樂部
作者:孢子菌